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年被历史学家们定义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战国时代。而三家分晋并不是在这一年完成和终结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确切的讲:晋国的分裂是经历了6-2=4(六卿火拼)、4-1=3(晋阳之战)、3:1=3(三家分晋)。
1、6-2=4(六卿火拼)狭义上的晋国六卿指的是自公元前546年—前497年在晋国出现的范、中行、智、韩、赵、魏六个世袭卿族。六卿共主国政,专擅晋权。这也是最经典的六卿模式。晋国不断的经历着公卿相争,一些实力较弱的公卿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到了公元前479年智、魏、韩、赵四大氏族联合消灭了范、中行两家后,晋国大权落入智氏家族。
2、4-1=3(晋阳之战)做大的智氏家族妄图消灭韩赵魏而独霸晋国,联合韩魏攻赵,在最关键的晋阳之战中,被赵成功策反韩魏两家,灭掉了智氏家族,晋国的大权落入韩赵魏三家。
3、3:1=3(三家分晋)分享了晋国实际控制权的韩赵魏,不再满足于屈尊于晋国国君之下,他们进一步蚕食着晋国国君的公室领地,只留给了当时晋国名义上的国君晋幽公很小的一点领地,算作是没有最后撕破君臣名分。到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公然向周天子要求,承认他们为诸侯,不再曲曲蜗居在公卿的位子上。周威烈王答应了,无条件的答应,昭告天下。自此,韩赵魏三家成了与老上级晋国国君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诸侯。到了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再也按捺不住焦急贪婪的心,三家抢夺了晋国最后一任国君晋静公那点少的可怜的地盘,彻底的让晋国成了永远的记载,只能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三家分晋:公元前406-公元前376年)
历史就是历史,容不得改变。但是历史背后留下来的东西,却是可以揣摩和思索的。
第一:我不得我承认,晋国是战国时代最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培养基地,它比现在的工商管理学院牛的太多太多了,工商管理学院顶多培养几个总裁、MBA之类的。但是晋国培养了战国七雄中的三雄,所以,我觉得找工作就要找像晋国这样的企业,将来都是企业家,学习期间还发高工资,管吃住,报销各种费用。不用搞得要单位派出去学个MBA,自己还得承担一些费用。一本万利呀。
第二:我觉得吧,一个组织(不管这组织是大是小)的领导,他是干嘛滴?他其实就是组织原则和底线的最后维护者,晋国的国君没有做好这项工作,把自己给废了,周天子没有做好这项工作,把天下给乱了。晋国国君要是在那些中高层火拼时,能制止一下,自己也不至于那么可怜的就成了回忆;周天子要是在三家分晋这事上,号召其他的子公司维护一下天下的秩序,也不至于最后玩出个七雄争霸。所以当领导的,不坚持和维护自己组织的原则和底线,就只能像这样慢慢的让手下做大,整垮自己。而领导想要维护原则和底线,靠的是什么呢?是实力,是魄力。先说实力,自己的手下再怎么发展,一定要在自己的控制下发展,不能成了脱缰之马,无法控制,最终反过来控制自己。那么自己就要掌控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核心产品和服务。这些东西不一定非要捏在自己的手里,可以用制衡和整合的方式,让下属必须依赖自己。再是魄力,对于功高震主,不听指挥的地方诸侯,还是趁早灭了的好。呵呵,关键是很多领导没这个魄力,至于为什么没有,原因很多很多,但是归根结底,取决于领导的性格。做下属时,人人都希望遇到的是晋国国君和周天子,但当了领导,呵呵,咱可能成不了朱元璋,但是做个赵匡胤还是必须的,最好的结局是和手下一起努力,看看能不能再创造一个李世民那样的局面。
第三:不管你的位置到了那个阶段或层面,一定要注意团结同事,分享胜利的果实。不要太独、太贪、太自私,请注意我加了一个副词“太”,也就是说,你可以独,有利于民主集中;你可以贪,利用手上的资源谋一些个人利益;你也可以自私,凡事不要让自己遭遇被动的处境。但是,千万要注意度,这个度就是别“太”。至于具体的程度,还是自己凭自己的实际感觉去衡量吧。智氏家族的首领就是太贪啦,太独啦,太自私啦。结果呢,让韩赵魏给收拾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贪、独、自私,这是有雄心,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就是得有点雄心壮志。没错,这也是必须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得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并且要对对手洞察细致。尤其得注意那些懂得韬光养晦的对手。你现在位高权重,他们唯唯诺诺,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和你叫板的实力。所以,还是先学会和别人分享利益,再谋求自身更大的机遇。而与别人分享利益,要做到让上级分享成就与功绩,成绩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还有上级指导的好;要做到与同事分享成就与功绩,成绩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还有同事配合的好;要做到与下属分享成就与功绩,成绩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还有下级执行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