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现在的灵台方寸山,白日黑夜,日月分明;寒来暑往,四季有时;苍峰翠岳,山峦如海;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群芳万朵,各得其乐,鸟兽鱼虫,和合共处。进入此山,嗔怒的心就会平和,疲劳的身体就会恢复放松。这种种变化皆因灵台方寸山来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吸取天地灵气,得日月精华,是世间所有美好东西幻化而成。烦忧之人见了她,内心的忧愁就会消散;哭闹的孩童见了她,立刻停止哭泣;生病的人见到了她,病痛会消失;猛兽见了她,会收起獠牙和利掌;禽鸟见了她,婉转鸣叫;泉水见了她,叮咚作响,……人人都见过这个女子,人人都能说出她长什么样子,但人人口中的这女子的模样子都不尽然相同。无论何时,只要正心诚意的沉思默想,就可以见到她。
这个女子生来就叫做泰清,总是在黑夜里仰望满天星河。她有窈窕的姿态,姣好的面容,头上总是系着鹅黄色的发带,有时穿着粉色的衣衫,绿色的下裙,翠色的鞋子,极为娇俏灵动;有时身穿月白色的衣衫,青色的下裙,碧色的鞋子,十分清素俏丽;有时身着绀青色的衣衫,苍蓝色的下裙,黛色的鞋子,很是恬静淡雅。她将月光,旭日,灿阳,晚霞披在身上,光耀多彩,熠熠生辉。
泰清居住在样样都合乎理想的灵台方寸山,却从来都没有笑过,她不知道欢喜为何物。一天夜里,泰清仰望星河的时候,看到一轮弯月旁均匀的散布着三颗明亮的星星。看着三星伴斜月的景象,泰清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半梦半醒时,她看到一个男子,这个穿着一身似水般的绸纱,站在一颗大树下。当泰清走进他,就要看到他的面目时,泰清醒了。此后每个日夜,泰清都会梦到他,但每次都看不到他的脸。也是从那天起,泰清才知道欢喜为何物,她盼着夜晚,盼着星星,盼着睡觉,盼着在梦里见到他,哪怕只是背影。
清风一念,落雪为安。不知过了多少个日月,在泰清相似的梦里,再一次看到那个男子,这个男子轻轻唤了声“泰清“,我是岱渊,我已经把梵音带到了东土中原,你该是来寻我了。泰清说:“如何寻得?”那男子却没有说话。
当太阳照彻山林,泰清醒来,看见一个坐着赤豹,身披薜荔,腰束女萝的仙子,她正含情巧笑的看着泰清。见泰清醒来,她说:“我是山鬼,思慕公子,只会徒生离忧。我想了很多年,觉得若是想见一个人,就应该去寻他。”泰清说:“仙子,我如何寻他?”山鬼说:“路途艰险,倒也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你这颗心反复之间。难着呢,你可还愿意?”泰清说:“愿意的,我虽只在梦里见过他的背影,但也知他是个浩气清英,仙才卓荦的公子。道路虽艰险有阻碍,但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必定可期。”山鬼说:“既然你愿意,我就把我的辛夷木车借给你,辛夷木车会把你带到青囊山,你找一个叫岐黄的老者,他会告诉你怎样才能寻得你的公子。”泰清说:“谢谢仙子,那我怎么把辛夷木车还给你呢。”山鬼笑着说:“辛夷木车自己会回来的。”
泰清再次谢过之后,乘上辛夷木车去了。辛夷木车走了一路,在一片杏林前停下来,泰清从辛夷木车上下来,穿过杏林,看到一个木斋,上面写着“草泽堂”三个大字,木斋里坐着一个一头乌发的年轻男子。泰清走上前去,问到:“这位公子,可认识一个叫岐黄的老者?”那男子说:“认识,就在你的面前,我就是岐黄。”泰清心想,岐黄不是个老者吗,怎会这样年轻?还未等泰清说话,那男子又说道:“素问,灵枢,来客人了。”随后便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老头从后面的房舍里出来,一边走,一边说:“来了,来了。”来到眼前,泰清才发现这两个老头,皆是童颜鹤发,只是一个丰腴,一个一个清瘦。泰清对两个老头微笑见礼,那个胖的老头说:“终于来了,等了好些时日了。”那个瘦的老头说:“今天可算见着了。”那个叫岐黄的男子指着那个胖的老头说:“这是素问。”指着那个瘦的老头说:“这是灵枢。”泰清说:“两位仙使好。”两个老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口同声的说:“我们不是仙使,我们是书卷。“那个叫岐黄的男子说:”这都不重要。姑娘所求何事?“泰清说:“我日日夜夜念着一个人,在梦里他让我来寻他。山鬼仙子让我乘辛夷木车来找岐黄仙使,说他知道我心里的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岐黄老者说:“我明白了,原来是找人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灵枢,你们俩都说说吧。“胖老头说:”人乃是禀天地之气而生,是万物的精华。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夫精者,乃身之本也。“另一个瘦老接着说道:”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接下来就要调和气血,气血和,则荣卫通,五脏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泰清说:“两位仙使,泰清能做些什么?”岐黄老者说:“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你现在已经有心了。”泰清一脸疑惑,自己手中明明什么都没有,何时已经有了心呢?那岐黄老者接着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积神于心,可知往今。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智而处物谓之志。从”任物“到”处物“,一刻也离不开物。所以你得先有形体。”泰清说:“如何能有形体?”岐黄老者说:“女娲有体,孰能匠之。上古之神女娲曾粘土造人,你去她哪里寻寻。”泰清说:“仙使,那上神女娲居于何处?”岐黄老者说:“女娲娘娘居于九天之上,我这就送你上去,你闭上眼睛,跟着心的方向走,睁开眼睛的时候,你就看到上古之神女娲了。”
当泰清眼前浮现出一个女性的光影时,她睁开眼睛,眼前白茫茫一片,泰清四处看看,无有其他,然后沉静轻音道:“泰清求见上神,女娲娘娘。” “我已经看到你了,你见我何事?“空际中传来一阵清音。泰清说:“我想要一副身体。”女娲娘娘说:“这倒不难,水火定南北,金木定东西,而土居于中央。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我在创造伏羲时,用九天息壤,汇入九天轻灵之水,捏造了两个躯体,还有一个就给你吧。瞬息之间,一个黄土小人赫然陈列于泰清眼前。泰清拿在手里看了看,发现这小土人没有容貌,正疑惑时,女娲娘娘又说:”我不知你心里的伏羲是什么样子,自然没有容貌。你可知无画之处,才是妙境,这得你自己捏造才好。“泰清说:“女娲娘娘可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的,在梦里我从未见过他的脸。”女娲娘娘说:“你知道你为什么叫“泰清”吗?”泰清摇摇头说:“不知道,我生来就叫“泰清”。”女娲娘娘说:“天下仙品千万,可称“圣”者,只此“凌虚”一人。他现在在东海,你去桃花岛寻他。他会告诉你的。”泰清说:“我如何去得桃花岛?”这时,一瓣桃花,形似小舟,飘荡而来。女娲娘娘说:‘桃花舟来接你了,你乘桃花舟便可前往桃花岛。“
泰清拜谢过女娲娘娘后,踏上桃花舟,桃花舟浮着云涛,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桃花岛。泰清走下桃花舟,桃花瓣顷刻间消散。泰清始踏入桃花林,走了数百步,看到一座小山,这座小山青松绿柏,巍峨黛翠。山有一小口,仿佛若有光。泰清从小口进入,山路开始及其狭窄,只能通行一人。复行数十步后,便豁然开朗。泰清举步向前,看到在湛蓝辽远的天空下,土地平整旷达,屋舍俨然,坐落有致;有良田,美池,桑树竹林。田间小路交错纵横,鸡鸣狗吠到处都可以听到。男男女女在田野里来往耕作,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怡然自得。泰清继续前行,这时他看到一男一女欢声笑语,相伴归家。行至门前,一童子打开柴门,男子抱起孩童,女子关起柴门,三人到方桌前吃饭。他们的房舍寂静雅洁,那男子清矜疏朗,女子清丽纤薄,孩童更是粉妆玉琢。一家人欢欢乐乐的吃完饭后,孩童在屋舍前玩耍,女子坐在门前缝制衣服 ,男子在庭院之中砍柴。他们二人对望,会心一笑,相顾无言。当泰清行至门前,听见那小童吟诗到:“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泰清听到“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又看到房舍旁的绿竹,便踏入竹林,不久,看到一条小路,小路两侧山崖险峻,处处断峰;但小路旁却青萝蔓行,轻青抚动着泰清的衣衫。泰清踏上白玉磐石,看到一个男子坐在白玉案几前,慢慢饮者清茶。泰清说:“你是凌虚仙圣吗?”那男子转过身来,说:“正是我。”这时泰清走向前去,看到那男子的脸,竟和山下那男子一模一样。泰清虽很疑惑,但还是双手放在胸口前施礼说:“泰清见过凌虚仙圣。”泰清不知自己为何会这样礼,和以往都不同,但是知道自己该这样做 。凌虚仙圣看着泰清道:“果然是集曼陀之雅华,旃檀之凝香。如来老儿还算信守承诺。”泰清看着眼前的凌虚仙圣,感到十分熟悉,像是很早以前就认识的一个人。这不免让泰清生起亲近的心,泰清说:“上神女娲娘娘让我来找凌虚仙圣,说仙圣有法子让我见到我梦里那个男子的模样。”凌虚仙圣说:“那个男子是叫岱渊吧?”泰清说:“是的。”说着便从衣袖里拿出黄土小人。凌虚仙圣说:“既如此,我们即刻就前往清泠之渊。”说着二人凌空而起,往清泠之渊去了 。
一路上山川秀丽,河水蜿蜒,佳木繁荫,郁郁葱葱,又行一段时间,白云回望之处,青靄已无。二人到达不周山顶,凌虚仙圣说,下面就是清泠之渊,需你自己一人前去,到了下面你就见到了。泰清手掌交叠放于胸前施礼后,腾空一跃,飞升直下,顷刻之间就立于清泠之渊之上。泰清安坐于渊面之上,未曾见一人。泰清低下头,临渊自照,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面容。惊诧之余,泰清又看看手中的黄土小人。清心自虑后,泰清仿照自己的面容,将黄土小人的眉眼,鼻孔,嘴唇,耳朵捏造出来。捏造好之后,放在渊面之上,黄土小人慢慢沉入渊底,当天空繁星闪烁时,一个青绿色的水玉小人浮出渊面。泰清伸出一只手托起水玉小人,飞升而上,来到不周山山顶。凌虚看到泰清飞冲出来,说:“这小人和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一摸一样,只是那时候是个透明的。”泰清说:“凌虚仙圣,泰清现在才明白,岱渊从来都没有消失,我心里一直念着他,他便一直都在。”说着二人再度腾空而跃,来到桃花岛上空,凌虚仙圣说:“我们就此别过,回到灵台方寸山放在菩提树下,你若诚心正意,天空中出现三星伴斜月的景象时,你就看到他了。”
泰清回到了灵台方寸山,将青绿色的水玉小人放在菩提树下,坐在碧石之上静静的仰望着满天繁星。不知什么时候,泰清再度趴在碧石上睡着了 。当繁星散去,夜空中出现三星伴斜月的景象,水玉小人发出微微清光,岱渊从菩提树下慢慢闪现出来,手里拿着一朵金灿灿的莲花。岱渊走向泰清,将莲花戴在泰清的耳边。此时,泰清实在是夺万物之光辉,像星夜里的飞鸾。岱渊伸出一只手,这只手悬于半空之中。这时,泰清即刻醒来,睁开双眼看着岱渊,粲然一笑,将自己的一只手搭在岱渊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