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难”与“不难”
我在听了北大王教授讲解的中庸后,觉得中庸确确实实很难做到。在这么一个说是丰富多彩也好,说是复杂多变也罢的社会里,能够永远做到中庸,这是何其难能可贵啊,连我们的孔子大圣人都是这么说的,他说他都不能做到时时处处中庸。
不过现在我有了另外一种认识,人大多的时候不真是处于中庸的状态的吗?不是中庸,就会是偏向,就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选择了。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却是处于一种是是而非的状态中。这句话怎么说清楚呢?这么来说,你能够说清楚自己所处的状态就是你想要的真实的内心思想需求理想状态吗?是你内心真实的反映吗?
一般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回答“NO”。特别是我盛产中庸之国家。我们大多数人是被迫无奈之下在生活,是家庭的某种需要,譬如买房,孩子求学,为了能够像模像样的站在这个世界上等等追求的压力下,负重前行。再譬如是我们某些人实现了人生理想的,他们身处社会当中,能够相安无事,不也是取舍的结果吗?都是中庸大师啊。
可是一旦这样的负重承受不了了,走向极端的另一面就不可避免了。不然就不会是不满现状的情绪泛滥,不会有那么多人产生抑郁症,狂躁症强迫症等等精神疾病,不会有明星啊官员啊跳楼,博士生硕士研究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因为他们都是那种夹缝中在求生存,谁不希望自己有个心情舒畅的呢?谁不想事遂人愿的呢?其实这种生存之道,不正是中庸之道吗?
所以中庸之道不是人难做到,而是人不能持续永远的做到。这个好比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是一辈子做好事就很难了。
这个社会之所以能够维持在祥和宁静环境中,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无师自通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