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电子游戏的刺激,真实的感知生活2021-07-21

上周的幸福课工作坊(源自哈佛的幸福课)讲了拥有真实的人际关系。我就想到了要让孩子们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体验真实的社会关系。因为他们这个年龄对科学未解之谜非常感兴趣,又分不清科幻故事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虚构?所以我们得引导他关注自己真正的五官,由此来增加和现实世界的链接。

暑假里很多孩子沉迷游戏,其实是用虚拟世界的成就感来证明自己或摆脱无聊。但是越往里面陷也容易越被吸引。所以增加现实中的活动安排是一个解决方法。

如果特别沉迷游戏的孩子,最好和孩子商量玩多长时间的游戏,就需要在户外玩多长时间,让现实世界冲淡一下虚拟感。当然对于不沉迷的孩子,其实家长不用太担心。因为咱们每天的刷剧也相当于在虚拟世界里的嘛。

上周末我带着孩子去了地铁站十站以外的王府井书店。去地铁的路上、地铁里新的布置和海报、在麦当劳用餐、书店里看书的叔叔阿姨小朋友们以及书店里的咖啡吧,这些都是现实的世界。我们还见到了地铁站出口处的水位测量线。昨天我收拾了孩子一些小了的不穿的衣服,整理好和他一起投放在了社区的“大熊猫”公益箱里。我们看到公益箱顶部装着一个摄像头,就聊这个摄像头设置的作用是什么。这些事情看似都是小事,但是却是孩子真实生活的环境,他们本身对这些有很大的好奇心。父母们需要逐渐培养自己“看见”生活的能力,才能潜移默化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手机里一些短视频为了夺眼球而报道很多闻所未闻的事情,孩子如果经常看这些,就会觉得很多生活中的事情没那么好玩,没那么高的惊奇值,因此现实中的好奇心就被抑制生长了。这是一个不太好的方面。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孩子确实离不开手机的陪伴,可以选一些不错的电影或纪录片来看。看完整版。完整的故事情节能增加孩子深度的体验和思考,这样再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他的思考力和感知力也会提高一些。

所以手机游戏、短视频是不是通过短期高频的刺激来刺激孩子的脑神经,从而紊乱了整体的感知能力呢?(电子游戏的正面作用在这里暂不讨论)拥有真实的社会关系说到底是保持真实的感知能力。这样才不会麻木,不会走向虚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