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饭是清汤挂面,做好饭,盛到碗里,看着这碗面,我突然感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种感觉暖暖的,酸酸的,还有些感动在里面。我小心的品味着其中的滋味,记忆的大门慢慢打开,我眼前浮现出一些往日的画面……
许多年以前,我还是个孩童,父母亲分身无术,照顾不了我们兄妹,只好让我们在姥娘寄住着。那时候的姥爷大概不到六十岁,种地之余,为了贴补家用,在集上卖些土产,有时候是自家炒的花生,有时候是几个舅舅打猎来的野兔。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出行都是靠两只脚走路,根本没有什么自行车之类的代步工具。姥爷家离县城有十多里路,姥爷就靠双脚走路往返于家和县城,而且还得用扁担挑着那些土产。姥娘心疼姥爷,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给姥爷做饭吃。那个时候都是用柴火烧的锅,锅灶的烟道连着土炕,饭做好了,炕也烧热了。那时候的我很小,跟着姥娘在炕上睡,每天早上都会被姥娘烧锅做饭时的烟给熏醒,我便趴在炕上,透过炊烟看着姥娘做饭。
那时候生活很困难,乡村里的人都吃那种用玉米或地瓜面做成的窝窝。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玉米面的窝窝比地瓜面的要好,一般都让家里的老人或孩子吃。可是当时的我并不喜欢吃玉米面的,反而爱吃地瓜面的,那种窝窝相对甜一些。姥娘每天都给姥爷下点挂面,盛在碗里,撒点葱花,浇点香油,姥爷便吃些窝头,喝点挂面便挑着担子摸黑上路。有一天,正在吃饭的姥爷发现了睡在炕上的我醒了,正趴着看他呢!他便把手中的半碗挂面递给我喝,然后自己则又吃了半个窝头。那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喝挂面,好喝的不得了,比地瓜面的窝头好吃多了。从此,我多了一个小心眼,每天都早早的醒来,便能吃上半碗挂面了。当时,我只知道想吃那半碗挂面,却并不晓得是分了姥爷的早饭。
姥娘心疼姥爷,怕他身体撑不住。姥爷却总是慈祥的说没事,他吃着窝头,看着喝挂面的我,笑了。我喝着挂面,看着吃窝头的姥爷也笑了。那时候,我很小,姥爷很壮,正是家里的顶梁柱。后来,我长大了,姥爷却老了。曾经180多公分的姥爷变矮了,腰弯了,手颤了,曾经的顶梁柱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有一年,姥爷睡着了就再也没能醒过来。
随着岁月的流失,姥爷的容貌渐渐的模糊了,童年的记忆也只剩下断断续续的几个画面。我不知道曾经的亲人究竟长成什么样子,是壮年那挑担疾走的背影,还是老年里蹒跚而行的老人,只有那碗挂面仍然透过炊烟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每当有相似的画面出现,我都会凭借记忆中的那碗挂面,想起那些遥远的往事,想起那些曾经给我爱和呵护的亲人。
时间再向现在靠近一些,也有一碗挂面在我脑海里不停的闪现,那是老公做的。当年生女儿时,是剖腹产。医生不让吃太多或是太硬的饭,每天让少食多餐,免得把伤口撑开,又得保证营养,以免影响奶水。于是每天夜里需要加餐,夜间做饭成了老公雷打不动的任务。当时,我们家里养着鸡,白天,老公一个人忙着照料鸡和孩子,晚上经常是倒头就睡。我看老公白天太累,晚上不想让他做饭,就想等天亮一起吃。可是,不管他如何疲惫,从未睡过头。每到夜里12点,总有一碗冒着热气,散着芝麻油香的挂面放在我的眼前。喝着那香喷喷的挂面,品着那份深深的爱,我觉得很幸福!
多年过去了,女儿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可是深夜里那碗冒着热气,飘着油香的挂面却依然留在了我心里。那是老公的爱,经过了岁月的见证,也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时时温暖着我。
现在的生活好了,各种美食数不胜数。但是,一碗挂面依然是我的最爱。不是它有多好吃,而是那里面有亲人浓浓的爱,有我满满的记忆在里面。无论岁月如何轮转,无论人生多么的世态炎凉,只要有一碗挂面在眼前,我就会觉得幸福更多!人生路上我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