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自己一年内可以做的事,但同时请你不要低估你十年之内做的事情。
马上就到30岁了,听很多人说30岁是个门槛,过了30岁就很不一样了。我有深思过,也在慢慢做出改变。
现如今的我刚满27岁,开始出现了焦虑失眠,我想与我现在的样子有关吧,要房没房,要车没车,更别提什么存款了,典型的三无人员。虽然无权无势,但是我有权选择变好啊。
最近读了几本书,引发了我想要认识更好的自己的想法。没事我就想自己30岁应该是什么样子,35岁又是什么样子,40岁又是什么样子,自己期望的样子又是什么?
30岁的自己应该还是一个三无成员,但是我在变好的路上,35岁之前重在积累,35岁之后开始爆发,40岁开始小资,47实现财富自由,这是我想象中的自己,如果真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那个高度,50岁的我又该给27岁的自己什么忠告和建议呢?我想我会给自己讲两个故事。
其中一个是上帝的故事,从前有个叫上帝的人,他开了一间努力银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账户,叫努力账户。每个人每个月甚至还有每天都在往里面存钱的人。有的人存得多,有的人存得少。有的人到了第二天就取出来,有的人则很多年以后一次性取出来。上帝在干什么呢?上帝要保证每个人账目公平,不能有错账。上帝还要标注那些努力存得最多的金卡客户,给存的最多的人丰厚的奖励。上帝很忙很忙。但总是这样,总是那么几个最努力的人有最多回报,这工作也太不好玩啦。 所以每隔十年,上帝就调出所有的金卡客户,抽一次奖,然后随机把一个巨大的成功分给中奖的那个幸运家伙。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你要想过得好就得努力拿到金卡。
另一个就是农夫和鹅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农夫,他每天的愿望就是从鹅笼里捡一个鹅蛋当早饭吃,有一天,他竟然在鹅笼里发现了一只金蛋。当然,一开始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想,也许有人在捉弄他。为了谨慎起见,他把金蛋拿去让金匠看,可是金匠向他保证说,这只金蛋完完全全是纯金铸成的,如假包换,于是,农夫就卖了这只金蛋,然后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祝会。
第二天清晨,他起了一个大早赶到鹅笼处一看,那里又放着一个金蛋。这样的情况延续了好几天。
可是这个农夫是一个贪婪的人,他对自己的鹅非常不满意,因为鹅没法向他解释是怎么下出金蛋的,否则也许他自己就可以制造金蛋了。他还气呼呼地想,这只懒惰的鹅每天至少应该下两只金蛋,现在这样的速度太慢了。他的怒火越来越大,最后,他终于怒不可遏地把鹅揪出鹅笼,劈成两半。从那以后,他再也得不到金蛋了。
鹅代表你的钱,如果你存钱,你就会得到利息。利息就相当于金蛋。不要杀死你的鹅,你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鹅。
上面两个故事一个是出自古典老师写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一个是《小狗钱钱》里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