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完成“勇气读书会”二十一天打卡的第一天,在跟随互加学习、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我得到吴非老先生的指导陪伴。
二十一天的坚持努力,二十一天的不曾放弃,为了成就自己无怨无悔的习惯。在吴老师 的陪伴下,让自己又认识了一些身为教师该有的理想与追求。
“人不能没有梦,教师不仅要有职业自尊,更要有超越一般的谁会理想” 这是我“认识”吴老师的第一句话。而吴老他深知当下“痼疾”难治,却毅然决然的相信,“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教育那美好的明天将离我们不远。在我个人看来,教师也绝非一个普通的职业,仅仅上那么两节课,布置一些作业是远远不够的。它揭示出教师一种光荣的任务,只有树立教师远大而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同时,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当下那不理想的现状,做出自己点点的努力。为此,不仅深思,更应反思。
而谈及教育的目的,吴老师说的既直白又明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智慧的人” 他以现代人的眼光表达出与古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样的思想。这是一种若谷的胸怀,更加展现出大家的气魄。而在我们乡村当下多数的教育中,分数至上,成绩一切的教学理念知否与之相背离或者说乡村教育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呢?对此,我也带来自己的一句话:学习(或者我们现在的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在吴老师教育目的的后面,还跟着这样一句话“尊重常识是最重要的智慧,而发现这一点,往往是中年之后的事了” 这是否能作为人生发展的不和谐或者说是悲哀呢?一个必须懂得的道理,却往往在人生的后半生迟迟的到来。这时,前人的鞭策,刻意的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世界,将会看的更远。这也许就是吴老先生作《致青年教师》甘为人梯的初愿吧!
“坚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别人的选择” 这应算作我开始读书时的初衷吧!在吴老师的书中同样提到了这样的话“这是知识分子应当具备的修养”。我记得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确实,业务的修养更加的体现人格的魅力。我们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工作努力着并甘心付出,但工作外的业余时间却千差万别大不相同。这也是人与人产生差距的最大原因。为此,培养自己一个高尚的志趣,进而用它去影响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就变得更加重要,那是教育定会“欣然起敬”吧!
静下心来,回到书中。我又突然想到董卿的一句话“我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不曾败美人”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的脸上却没有留下光阴的痕迹。读书,已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人们青春永驻的“不老剂”。读书,使我们内心温润如玉,读书,使我们气质如华。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读多少书,读哪些书就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
回过头来,再次凝望前辈们的背影,不禁感慨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我们的时代已经到来。让青年的我们,承载历史的使命,虽有坦坷,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