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平
《怎样读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们读书经验的汇编,在读书方法上,他们有的人看重读书兴趣;有的人提倡读得多、读得快;有的人认为要下苦功夫。这些学者文人们如此诚恳热情,把自己的读书经验倾囊相授,非常值得我们参考。
这本书的编者是郭文彬,作者有胡适、蔡元培、陈钟凡、王云五、林语堂、章衣萍、马寅初、朱光潜、江问渔、李公朴等。这些名字我们耳熟能详,都是著名的学者文人。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的作用,在各人看来是不同的,书中各家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
第一,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增强职业技能。
胡适说,书本是人类的遗产,通过阅读,我们把前人的知识、学问、经验予以吸收,为我所有。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时代,读书是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学习方式。读书,可以增强职业技能,从而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
第二,“为读书而读书”。
林语堂认为,读书本是至乐之事。杨卫玉提倡,真读书者应为读书而读书,也就是“无所为”而读书。潘仰尧则说道,读书使得精神愉快,身体不知疲倦。
“为读书而读书”除了表示读书兴趣,还有另一层含义,那便是胡适所说的:“读书愈多,则所能读的书愈多。”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读书,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学问和经验,当我们遇到困难后,就能从所积累的知识、学问和经验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办法。
第四,“为学做人而读书”。
在江问渔看来,要做一个好人,必须具备优良的品性、丰富的知识、应变的才能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李公朴同样认为,读书的目的之一便是做人。而读书,其实也是实验自己认识环境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实验自己做人的学问。
第五,读书有助于写作,可以供给思想养料。
在章衣萍看来,要想文章没有用字上的错误,就得阅读文字学书籍;要想文章没有造句上的错误,就得阅读文法学书籍;要想文章没有思想上的错误,就得阅读论理学书籍;要想文章做得美,就得阅读修辞学书籍。
读书是输入,而写作是输出。若是久不读书,输出就会变得很难。据张素民称,他的思想,大都是由读书的启发或暗示而来。
二、要读什么书?
胡适认为,在报纸上刊登的《青年必读书》,对于青年恐怕未必有多大好处,因为都是依照个人主观见解选定的,还不如青年自己去选择。
在胡适看来,中国的书,很少是有系统有结构的,诸如《论语》《孟子》都是零零散散集成的,一切中国的经史子集,都是杂货店。因此,胡适建议我们至少学习一门外语,从而博览群籍,触类旁通。
陈钟凡则把中国旧书分为史学、哲学思想和文学三类。因此,读书主要就是读这三类,陈钟凡主张,用最经济的方法读最有用的书。
陈钟凡说,我们读古人的名著,可以了解不同阶级的文学,从而感受到趣味,但不要去模仿,我们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自己的感情。
关于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江问渔的见解应该是本书中最独特的了。江问渔对书下了一个定义:“书不仅是具体的一本读物,凡是各种实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书”。江问渔把书分为了广义和狭义,抽象的和具体的。从广义上来讲,地上万物都是书。
另外,朱光潜告诉了我们不必读的书目。人生有限,书我们是读不完的,但是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就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朱光潜让我们特别注意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很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的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
关于应该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朱光潜让我们去请教所知的专门学者,就我们所学范围指定书籍。在朱光潜看来,读书好比探险,需要自己费些功夫去搜寻书籍,别人介绍的书籍,最终抉择还是靠我们自己。
三、怎样读书?
本书中,学者文人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读书的方法,具体总结为以下五点。
读书方法一,要培养读书的兴趣。
林语堂认为读书完全是个人享受的一件事。杨卫玉推崇为读书而读书,人人都有读书的天性,只是需要营造读书的风气。
朱光潜认为养成读书的习惯,寻找读书的兴趣,越早越好。关于培养读书兴趣,张素民让我们从三处着手。
读书方法二,要多读。
胡适认为读书的条件之一便是博览群书,因为“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王云五也认为要多读。林语堂也提倡尽量涉猎翻览,随心所欲去看书。
章衣萍同样提倡多读书。欧元怀也认为,最普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多阅读。傅东华的观点是书要读得多,读得快。
读书方法三,要精读。
要实现精读,胡适认为有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林语堂认为读书必求深入,为了精读,可以先从有兴趣的书入手,然后去读更多关联的书籍,循序渐进,就可以一步一步深入。
章衣萍的父亲教她读书要读得多,她的祖父教她读书要读得熟。潘仰尧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深入读书是第一步。朱光潜认为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要读两遍。
读书方法四,要勤做读书笔记。
蔡元培的读书经验是他读书的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便是不能勤动笔。为此,他希望我们能勤动笔。
王云五也认为读书的方法之一便是多做笔记。马寅初的读书方法之一是摘取精华,每读一本书,他必取其精华,方觉得获得了书的价值。
樊仲云在读完一本书后,如果觉得值得重读,他会在重点出加线、加圈、加点,并且将每段要点摘记下来。
江问渔同样也推崇做读书笔记,不过他是在读完后,做图表,分析书中内容,摘录书中要点,并对此进行评论。
朱光潜也重点提及,读书需要对精彩处记笔记,并写下自己的意见。因为记笔记可以帮助记忆,刺激思考。
读书方法五,要多怀疑、多思考。
王云五认为不能呆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好奇、怀疑是读书的好方法,读书时要多想,多训练大脑。
潘仰尧在读书方法里也强调要怀疑,看书要用怀疑的态度去看。
章衣萍特别强调,对于中国青年学生,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成善于怀疑,独立思想的精神。
欧元怀主张把爱读的某类书籍归纳起来,作一个比较有系统的研究。通过比较,真伪自明,豁然开朗。
由于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本书中各大名家的观点只能给我们提供参考和启发。书肯定是要读,具体到我们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我只想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