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分钟的电影,我竟然看完了,果然不错,果然不负盛名。
1
140分钟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140分钟的电影,嗯,确实挺长,但实际上,这已经是删减过后的长度,本来它是有169分钟的。
那为什么要删减呢?
其实,全影片中,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片段,删减长度,只是为了适应市场对观影的需求,可能影片太长,会让人感到疲倦。
不过,也没关系,虽说是删减了,但我并看不出有太大的违和感,要不是弹幕里有说到,或是网络上有相应的提及,我还真不知道呢。
2
动人
在看这部电影前,根据片名,我会认为当中讲的是“爸爸”要去摔跤,要为了家人或别的什么理由去摔跤,所以我还认为着这没什么意思呢,而这电影确实倍受好评,豆瓣上评分居高不下,所以我也就抱着试探的心态去观影。
但看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要去摔跤的是“爸爸”的“女儿”。
摔跤的人,变成“爸爸”的“女儿”,那又怎么样呢?那就值得好评吗?我继续看下去。
两个“女儿”由于一次与男孩打架获胜,而一直被“爸爸”逼着去练习摔跤,为此要做各种体能训练,“爸爸”为她们搭个简易的摔跤场,让他侄子当陪练,剪掉“女儿”们的头发,给她们吃鸡蛋等。
这样的行动,确实让“女儿”们反感。
我不好评判这样做好不好,虽然说“爸爸”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训练两个“女儿”,但“爸爸”是基于认为她们有相当的天赋才这样做的;另一方面,锻炼身体,而且是高强度地锻炼身体,不管是否是愿意的人,也肯定会有反感厌恶的心态。
“女儿”确实还小,不懂得那么多,要是“爸爸”让她们获得的成长极大地影响了她们以后的生活,那“爸爸”的做法可能也不错,当然这其中肯定存在着风险,但庆幸的是,“爸爸”的做法真的让“女儿”们的人生获得裨益。
不过只有这样,还打动不了我。
“大女儿”后来参加比赛了,先是跟男人的比赛,后来参加正式的女子比赛,而且还是以轻量级的身份对抗重量级的对手。
比赛算是比较顺利,“大女儿”吉塔后来赢了全国冠军。接下去是转折点了。
获得冠军后,可以去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并可能参加国际赛。
进入学院里,有新的教练,本来我以为他很牛逼的,后来才发现他还比不上孩子她爸。不过到新的环境里,有了新的生活,吉塔一度改变了过去的习惯,舍弃过去“爸爸”教的摔跤技巧,直到在国际大赛上输了两次后,她才抱头痛哭,她才回想起“爸爸”,希望能重新得到“爸爸”的指导。
虽然“爸爸”曾因“女儿”吉塔抛弃了他而伤心难受,但面对孩子的泪水,他还是再次充满斗志地昂扬启程,去好好指导“女儿”如何进行摔跤。
事实上,“爸爸”的指导真的管用,吉塔在接下来国际赛上,一场又一场地获胜,终于为自己、也为印度夺取了第一块国际金牌。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剧情,需要一个有真本领的“爸爸”,现实生活中可不总是这样如意的,不过,就剧情而言,确实动人。“爸爸”用心指导“女儿”成长,却被成长的“女儿”所遗弃,“爸爸”的“好”太容易获得了,所以才让“女儿”不懂得去珍惜,人确实要有感恩的心。
3
摔跤
摔跤这项运动,以前我是不喜欢的,觉得没什么美感,不过主要是在比拼力气,再夹杂着一些技巧和战略。
由于这部电影,我对摔跤多认识了一点,如它的摔跤场、它的规则等,也不至于那么讨厌它了。
不知道你看了之后又是怎么感觉的呢?
4
搞笑
除了动人,这片的特点就是有点搞笑,有点趣味,我想,多看几遍也是可以的。
“爸爸”指导国际赛的环节,算是其中一个吧。
学院的教练肯定要教吉塔如何比赛的,但“爸爸”的指导往往与教练的截然相反,幸好“女儿”听了“爸爸”说的,不然就亏大了,亏的可不是一两场比赛的胜利,亏的是国际赛的金牌,甚至是以后的个人发展。
“爸爸”不仅抢去了“女儿”的关注,而且还抢当了“女儿”感谢的主角。
另外,小时候“女儿”接受训练时,也有一些好玩的片段。
全片看下来,真心觉得不错,还没看的建议抽空去看,你不会失望的。
小斌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