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系、人情世故社会。没有关系,强龙难压地头蛇,寸步难行;有关系,有人情,就有面子,事就好办。甚至违反常规的事情,也能在关系人情的背景下,暗箱操作,曲线救国。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把关系学弄明白了,织起关系网,就基本可以等待收获,就可以无往而不利了。
红楼梦中贾雨村上任伊始,准备吏治清明,大干一场,实现人生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府吏门子的一张关系图,把志冲云天的贾雨村推到现实中。最后还是依照关系图,卖了与贾家有关系的薛蟠一个面子,把自己恩人的孩子英莲妄判。贾雨村照顾关系胡乱判了上任第一案。
这种维系关系人情,以备将来有事相求时,能够有人情照顾,已经深入国人日常生活工作的骨髓当中,沉淀在文化基因里。
有人情照顾,自己办事顺畅不说,还特别在别人面前有面子。而中国人的传统中,又特别好面子。面子是做给外人看的,实际上虚荣心作祟。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关系成了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元素。打官司,要找关系。“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两头都吃,说明两头都找。官司与己分析不利的要找法官,希望能反转或者拖着不判或者什么结局;官司胜算在握的,也要找法官,生怕法官和另一方串通之后于己不利。
到医院看病,要找关系。对医院不放心,希望找个熟悉的医生,能够给自己病人尽快治好。甚至动手术前,不给负责主刀的大夫送上红包,就不放心手术是否会顺利。
孩子上学,找工作,家长也都是使劲浑身解数,不找到关系不放心。
在关系网的织造过程中,不同人生活在不同环境,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家庭背景好的,出生就衔着金钥匙,自然不愁没有关系。譬如,王思聪,人家老爸为了锻炼锻炼孩子,就给了5个亿的启动资金。作为家庭背景一般的普通人,自己的关系主要还是靠自己去经营。红白喜事随份子,就成了营造关系网的重要活动。
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吏,对于党政领导干部出台了严格的八项规定,各地也出台了解释细则。通过对顶风违纪者严肃处理,确实刹住了领导干部营造关系网的各种途径。比如,有规定不允许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同学会、校友会,不允许直接下属、业务关系户参加红白喜事宴请送礼等。这些规定,对于社会风气转化,移风易俗,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是,对于普通干部之间的随份子,依然盛行。一种原因是经济原因,当年随过份子,现在自己办事,不回收岂不亏了?有人张罗,说到脸上,不随份子,怕抬头不见低头见,同事见面不好说。反而是,人家告诉你有事,你躲着不随份子,心里七上八下打鼓,不知如何处理。
前几年,有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政协会议上的发言很有影响,“何时办事不求人?”十几分钟的发言,引起多次全场掌声。说明大家希望改变办事求人找关系这种局面。
实际上,随份子,找关系,托人情,每个人都在局中,每个人都渴望改变;每个人在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又都不可避免地回到能有关系、不找白不找的局面。
人情世故社会的传统,源自于古代传统小农经济、乡村社会封闭的熟人社会结构。今日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中,办事找关系,随份子,相对弱一些。在相对封闭的县城、乡镇,则相对盛行一些。如果用办事是不是靠关系人情,需不需要关系人情才能办成事,来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与落后程度,倒是大抵不差。
遇事找关系,无事则经营关系送人情,预备自己有事时去收租子,这也是一种社会常见病。这种病,与生俱来,沉淀在文化基因骨髓里,有广泛的触发因子,特别难治。每个人,都是制造者,都是受困者。“人到无求品自高”,正是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生活在现实中,不在真空里,都不能脱俗。
改变办事求人找关系的环境,最为重要的是把办事求人的环境改革到位。当制度到位,不求人不找关系,也能够把事情办成的时候,有什么必要再低三下四去求人呢?当政策透明,一件事不能办,求人找关系也没有用的时候,也就不用再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