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大事不好了!”手机里传来丈夫王海带着哭音的叫声。
李芳的心“咯噔”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到底出了什么事,让丈夫这个七尺男儿落泪呢?李芳平定了一下慌乱的心绪,语调平缓地问:“出什么事了?别着急,慢慢说。”
“咱家的牛,咱家的牛,死了……”王海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了。
“死了?死了几头?”李芳再也沉不住气了,急切地问。
“死了多一半,你快来看看吧!呜呜……”说完,王海再也抑制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李芳挂断电话,冲出房门,推出电动车,一步跨上去,双手一拧车把,电动车飞出了家门,向村外的养牛场驶去。
今年年初,在畜牧局上班的王海承包了单位新建的奶牛场。这是单位和省里的乳业公司联合办的奶牛场,乳业公司提供技术,王海投资,单位提供场地。奶牛场要保质保量地提供新鲜的牛奶。
王海和李芳先到省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了有关奶牛养殖的技术。回来之后,夫妻俩投资二十多万,盖场房,进奶牛,添设备,招工人,一个小型奶牛场就建起来了。
整个县城,这是第一家奶牛场,由于李芳夫妻俩经验不足,对奶牛饲养管理不到位,鲜奶的各项参数指标达不到乳业公司的要求,乳业公司不收。没办法,他们只好在当地贱卖零售。即便如此,这种纯鲜奶小县城的人没有几个认可的,销量很低。挤出的鲜奶卖不出去,半天时间就变质了,只好硬生生地倒掉,看着真让人心疼。
为此夫妻俩一筹莫展。这天吃过晚饭,王海蹲在牛棚边烟抽了一根又一根,不一会儿,地上就丢了一地烟头。
李芳收拾完家务,走过来,心疼地看了王海一眼,柔声细语地劝道:“少抽两口吧,对身体不好。”
王海眯了眯眼睛,斜了李芳一眼,猛吸了一大口,嘴里、两个鼻孔里冒出大团的烟雾,呛得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待喘息过后,他把半截咽使劲摔在地上,一脚踩上去,用力碾着,直到碾成了粉末,才停下来。
他望望李芳,叹了口气,商量着:“要不趁现在咱投进去的资金不多,赶紧撤吧。倒手转让出去,本金还能收回一部分。否则是越赔越多,成无底洞了。”
李芳瞅了瞅王海,不屑地说:“这点困难就吓到了?亏你还是男子汉大丈夫呢。你想想单位出钱让咱学技术,给咱联系好客户,这是多好的条件和资源啊!省得咱跑市场,找销路了。人家公司不收,是咱牛奶参数不达标。究竟是饲料搭配不合理?还是喂养出了问题,多向人家请教请教,这鲜奶不可能不合格。我还指望着这奶牛场给儿子买楼房娶媳妇呢!”
“好,听你的,继续干下去!”王海“腾”地站起来,快速走进屋去,打开电脑开始查阅资料。
李芳把鬓角的一缕发丝别在耳后,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也快步走回屋去,捧起一本奶牛养殖的书专心地看了起来。
经过几天的没日没夜地钻研,夫妻俩决定再花十几万购进一台挤奶机,这样就可以避免鲜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当中,减少细菌的滋生。
挤奶机买来了,鲜奶的保质期延长了,各项参数逐渐合格了。李芳又根据工人实际工作量精简了一些人,留下那些懂技术,能吃苦,老实本分的人。
奶牛场渐渐步入正轨了,开始扭亏为盈。李芳夫妻俩欣喜万分,尤其是王海走路都唱着歌。
这天,李芳和母亲通电话,发现母亲不时地咳嗽。李芳担心母亲的身体,就回家看望母亲。
原来七十岁的老妈患了重感冒,已经输了好几天液了。老人考虑到李芳夫妻俩在牛场离不开,就没有告诉她。只让李芳的父亲陪同到医院住院。
李芳就在医院照顾了母亲几天,今天刚出院回到家里,没想到牛场就出事了。
李芳风风火火地来到牛场一看,只感觉天旋地转,差一点儿摔倒在地上。她双手扶住牛栏,这才勉强站稳脚跟。
再看牛棚里,一只只健壮的奶牛伸腿倒在地上,身子已经僵硬了,眼睛紧紧地闭上了。
李芳看了一眼蹲在地上的王海,厉声问道“这是怎么了?我走的时候牛好好的,为什么这么几天就躺倒一片?”
王海低着头,双手抱着脑袋,双肩抽动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泪眼朦胧的头,目光躲闪着,不敢正视李芳。他的嘴唇抖动着,哆嗦着,嘴巴张了几次,才挤出几个字:“都怪我。”说完又抱着脑袋啜泣起来。
原来李芳回娘家第三天,王海看到每天的产奶量提高了,鲜奶全部合格,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这时正好发小张兵打来电话,约王海到他家喝酒。一提酒字,王海的馋虫就上来了。
这半年来,自己一直在奶牛场,没有离开过半步,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趁李芳不在家,何不到发小家解解馋呢?
于是,王海拎着两瓶好酒来到发小家。两兄弟多日不见,甚是想念,立刻推杯换盏喝了起来。酒至半酣,王海接到值班工人的电话,说有几头牛拉稀,让他回去看看。
张兵一把接过电话,口齿不清地说:“你王哥没空,正忙着呢!拉稀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用管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喝得醉醺醺的张兵说:“咱俩喝多没意思,把其他几个兄弟叫来一块喝多热闹。”说完就给其他几个发小打电话。
不一会儿,张兵家就聚集了几个发小。大家看他俩都喝多了,都劝俩人不要再喝了。可张兵发起了酒疯,不喝不行。众人好言相劝,最后张兵说:“不喝,可以,但是必须得陪他打麻将。”
众人拗不过他,只好陪他们俩打起了麻将。一帮人吵吵嚷嚷直到凌晨才休息。王海跌跌撞撞地想回牛场,被众人摁住,倒在张兵家的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王海一直睡到中午才醒,他揉揉太阳穴,站起身,头痛欲裂,又一屁股坐在床上。
张兵比王海酒量小,喝得少一点儿,早醒了一会儿。他给王海倒了一杯水:“兄弟喝点儿水,润润喉咙。”
王海接过水杯,一口灌下去,这才感觉好一点了。他站起来要走,张兵急忙拦着他:“兄弟,这都晌午了,别走了。你嫂子做熟饭了,吃完饭再走。”
王海刚吃完饭,一个工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他一边抹着头上的汗水,一边气喘吁吁地对王海说:“大哥,不好了,咱家那牛好多都在拉稀,有的都站不起来了!”
“没喂药吗?”王海“腾”地站起来,瞪大眼睛喊着。
工人吓得一哆嗦,慌忙说:“喂了,昨晚就喂了,可是不仅不显轻,反而更严重了。”
“你为什么不早说!”王海吼了起来。
工人胆怯地低声嘟囔着:“昨晚打电话告诉你。今天早上我们觉得严重就又给你打电话,可是,你的电话关机了,打不通。我们实在没办法,我就打听着来找你了。”
王海一听,抓过手机一看,手机没电了。他气恼地抓起外衣,顾不上和张兵打招呼,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走了出去。可回到牛场一看,那些牛都倒地身亡了。
李芳听完王海的叙述,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她走到那些牛跟前,蹲下身子,翻翻牛的眼皮,看看牛排出的粪便,仔细地观察着,认真地分析着。突然,她眼睛一亮,对王海说:“应该是肠胃之类的疾病,把这些牛拉到牛场南面的空地上。浇上汽油,焚烧,然后挖一个深坑就地掩埋。其他没病的牛赶紧转移到小牛棚,这个牛棚要彻底消毒杀菌。”
一切都按照李芳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夜晚,夫妻俩拖着疲惫的身子,一头扎到床上再也不想动了。
少倾,王海有气无力地说:“李芳,咱把牛场盘出去吧,咱俩就是一辈子受穷的命。”
李芳坐起来,咬着牙说:“我就不认命!我就不信这个邪!明天我把咱的房子抵押出去,到银行贷款,再买几十头牛。咱有技术,再好好学学牛病的防治,不信咱养不好牛。”
第二天,李芳真的把房子抵押出去,并向银行申请了贷款。银行信贷主任了解到她们的情况,大力支持,贷款很快就办下来了。李芳又买了十几头奶牛,奶牛场里又不时传出奶牛“哞哞”的叫声。
一年后,李芳还清了全部贷款,又买进了二十头奶牛。牛场越办越大。
望着一头头健壮的牛,看看一桶桶新鲜的牛奶被装上车运走了。李芳感慨道:“人只要不服输,努力拼搏,终究会改写自己的命运!”
王海则笑嘻嘻地说:“改写命运的只有你,你就像一个不倒翁!”
“不倒翁?”
“对呀!无论经受怎样的击打,都不会倒下。你不是不倒翁是啥?”
夫妻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