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一间灰白的房子里,灯光有些昏暗,她手里捧着一本行将读完的蓝色封面的书籍。声音有些沙哑,读到最后几页几乎发出了哽咽的断断续续。人们屏住呼吸,眼神都齐齐紧紧的盯着那张阖动着的唇角,庄严的神情看起来像参加一个盛大的节日一样。而此刻,坐在台上的那个女孩,为观众朗读故事的人,已经泣不成声了。窗外下起了沥沥细雨,有些雨点拍打在落地玻璃床上,重重的锤击,雨点失去了最后的挣扎,变成一片片散乱的雨花。噼噼啪啪像来自黑暗尽头的呐喊,像他在那个世界发出的回音。
悲伤的,似乎有些沉闷的气氛充满了这个小小的空间。那个孩子的脸上有一颗晶莹的泪花儿在闪动,老人低下头用衣角的下尾抹去了自己肆意而出的泪水,那个红头发的男人转过脸似乎害怕人们窥见他涌动的情绪。人们看起来都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突然,“哇”的一声,一个小女孩尖锐的声响刺破了胶凝的空气,她被母亲的悲伤吓着了。她从没看到过母亲如此悲切的面容,在她尚未形成完整感觉的世界里,母亲的这种神情让她恐惧,害怕------这是人类公共的情感,不分年龄,不分种族。孩子哭声被制止了,故事读完了,舞台上的女孩恍若被伤痛带到了另一个世界,她完全忘记了台下,忘记了眼睛的场景,忘记了被思念折磨的白天黑夜。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雨停了,街道油亮湿滑黑沉沉的。刚刚还伤感难过的人群也不知去向了。夜风有些寒冷,女孩依旧保持着那个阅读故事的姿势,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不同的是,手捧的书籍的那只手正托着下沉的脑门,另一只手燃着香烟的火星袅袅的向上升腾着青蓝色的烟雾,一截长长的灰烬眼看着就要断裂。
“孩子,回去吧。”一个身体有些臃肿的老人轻拍着她的肩背,爱抚一样的轻轻触摸,动作迟缓,目光迟滞。女孩并没有抬头,伸出一只手,向肩胛处抓住老人失去弹性干枯枯的手臂。老人急忙伸出另一只手,双手握住女孩冰凉的有些发抖的手。
女孩叫妮娅,二十七岁。新闻记者,就职于国家电台。
老人是她的父亲,一个老战士,革命者,从不服输的倔强老头。他们相互搀扶着,依偎着。一起走出那家书店,一起走过生活的崎岖不平。
一个开了很多年的书店,有很多市面上买不到的藏书。一个肤色白皙的女记者,留着栗色的短发,总喜欢穿牛仔裤,留学新西兰归来。带着一个被误解了的故事,艰难的生活着,开始着。没人能觉察到这是一个经历了如此伤痛的孩子,因为人们看到的都是她坚强锋利,为弱者不平,为真理斗争的一面。她就是这样的人,嘴角斜斜的挂着圣母般微笑的人。
故事里,有个男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个男孩。因为他还没有尝过爱情的味道。也许妮娅曾给过她,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男孩叫孟凡,为许多人存在生活,做过努力。他们只不过认识了几个月而已,之后,男人就消失了,留给妮娅一沓日记。妮娅是爱他的,因为她知道真相后,彻底的垮了,坍塌了。不止因为爱情,还因为比爱更大的东西,那会是什么呢?依旧是爱,大爱,爱自己的同胞,爱天地万物。要不是爱的支撑,一个能走的那么远吗?不会,绝不会。
故事开始于一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