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给我发了一个文件夹的原型图让我先自己了解一下升级后的产品。打开一看,20多个原型图,没有规律的排列着,而且要一个一个打开来看,这加大了理解的难度。这时,我想到了之前上过的结构思考力的课程,接着我就按照课程上面学到的内容,分三步把这些原型图进行了重新的排列。
1.理解,分类:隐形思维显性化
我看了下这些原型图,根据模块主要分为:个人信息类,资金类,推荐类,任务类;接着就根据原型图自身的属性,分别放在这四类下面。
2.重构:显影思维结构化
分完类后,每一类按着产品的使用逻辑进行排序。
3.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
为了能够更清晰的理解,我把每张原型图的截图放在排序里,最后把它们按着层级展开来分布。
经过这三部,我对这个产品的功能,逻辑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我还发现了结构思考力可以帮助我很快的了解一个新的东西,这也是一个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一个过程。
前天听到一个伙伴的困惑:上了课,做了作业,学习也学了,就是觉得没有多大的改变。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里《你遇到过那些专属于你的内容吗?》提到,那些让自己听了有所触动而且产生改变的事情要满足两个特点:1.它们可能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2.你不止接触过一次。
结合最近在工作上的这件事情,发现学习要觉得有用,也要满足类似于上面的那两个特点:
1.学的内容正好用上了,解决了当下的问题,就像之前学到的结构思考力帮我快速了解了新的产品,这就是学有所用的意思吧。
2.这项知识之前有过好几次的接触,也就是说对要用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要不然遇到问题了,你不都会意识到要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当时在上完结构思考力的课后,我又做了笔记复习了一遍,后面还实践了几次,所以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可以用它来解决。
而且,当你发现一项知识对你有用的时候,你就会想跟深入的了解与学习,这又将进入到下一个循环。
总结一下,觉得学了没用,原因就是:要不是学了没去用,要不就是学得不够。(上面写了一堆废话后,最后发现可以简化为这一句话,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