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支付宝账单火了,随机赠送的2018年度关键词也非常带话题,小妹的关键词看不出褒贬,仅一个字儿:潮。
昨天,她兴致勃勃跟风贴出了解释语:2018你会更有逼格儿,新的都试过,潮的都玩儿过,你就是风向标。
我也随大流一般点了个赞,谁知道仅一天之隔,小妹情绪突然来了个天翻地覆。
今天一大早,她噼里啪啦给我打了一段话,中心归纳起来居然是:被歧视了。
2
原来,有个实验室管理员在她们办公室蹭空调。关于此人,小妹特意加括弧注解:注意她可不是大妈,是三十左右的中年妇女,从医院开了粉笔过敏的证明,早早退居后勤了。
而小妹最近有轻微头晕症状,正巧下周单位组织体检,一位老教师感慨人生:“好好查查吧,你这年纪轻轻的怎么也会头晕呢?”
那位挑事儿管理员立马接口:“蕾姐赶紧结婚吧,结了婚啥毛病都没了!”
小妹说她当时就懵了,怀疑自己听错了,然而人家脸上明晃晃的揶揄做不得假,她,的的确确被当成了意味深长的话题。
说到这里,小妹又开始捶屏:“凭什么!她凭什么笑我啊?能力、学历、相貌、谈吐、心胸见识,她哪里来的底气拿我取笑!对了,她还叫我姐,她不看看谁大!结了婚就了不起么?”
我默然片刻,决意送小妹一句凉凉:“潮”是自己的,“嘲”是大家的。
3
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圈在狭窄的房子里,观看头顶巴掌大的天,再以乏陈的阅历嘲笑别人的高远,以此换取得过且过的安逸,满足高人一等的虚荣。
其实无独有偶,我的2018年度关键词也是“潮”。
我元旦期间在空间晒了一张机票,有人在下面评论:“你应该在家休息而不该坐飞机乱跑。”还有人说:“去哪里深造啊?还坐飞机?”
我默默揣摩了那个“乱跑”和“还”一分钟,得出了与小妹如今一样的结论:我被歧视了。
歧视小妹,源于她虽然各方面都很优秀,奈何被人为归入了大龄剩女行列;歧视我,源于我虽然有追求诗与远方的情怀,奈何和大家同属底薪阶层,就该安分守己省吃俭用……
在他们看来,小妹自立自强掩不过“没人要”的凄凉,我出门游玩简直就是不安于室、不懂踏实过日子的矫情。
道不同,道理根本讲不通。
4
于是,我问小妹:“她是你重视的朋友么?”
“不是!”
“你很看重她的建议么?”
“开什么玩笑?”
“那你在纠结什么?无非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被一个自己无视的人嘲笑,特别没面子,特别憋屈,而已。”
值得么?我们自己清楚不值当。
所以,在大动肝火之前,请算一下你真正重视的人和他们的建议多,还是有意无意无视的人和他们的看法多。
肯定是后者多,对吧?
世界有多大,你的心相比起来就有多小,你的精力不允许你关注到每一粒尘埃。在并不真心在意的琐屑上耗费精力,没有必要。
事实上,我送给小妹那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嘲”是大家的,“潮”是自己的。任何时候,我们只有认识自我,才能活出精彩。
2018,我们都是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