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喻柳,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通讯员: 傅佳佳 欧阳刘珍 许剑飞
2022年7月12日上午,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科普实践团的五名成员来到三义井社区开启了第四次教学之旅——“迅电流光—生活中的光现象”。
团队成员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设计与课件走进课堂,小朋友们早已迫不及待,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团队的认可与喜爱。团队授课人员在上台前就已进行多次打磨,团队力求带着小朋友们在欢乐中求知,寻求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本次课堂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授课成员一开始就用几个问题牢牢抓住了小朋友们求知的心。“凸透镜为什么能作为放大镜”“凹透镜又是怎么成像的呢”“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东西的”……凡此种种,小朋友们积极思考,时不时给出自己的答案。从这些答案中可以看出小朋友们会主动观察,但还不够严谨和科学。授课成员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带他们揭开“光”的面纱。
然后,为了让小朋友们对光学成像更为深刻,授课成员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光学小实验——用眼镜和手电筒展示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小朋友们目光紧随,跃跃欲试。
课程结尾,成员针对近年来儿童近视率上升的现象,向小朋友科普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还分享了了护眼小知识,提醒他们要好好爱护自己心灵的“窗户”,避免用眼不当。
小朋友们在课堂上一如既往地热情高涨,授课成员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中积极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现象进行科学探索,主动学习科学知识,永葆对科学的兴趣。孩子们课后表示光学很奇妙,同时也一定会好好保护眼睛,做到少玩手机多亲近自然。
据2020年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2.7% 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这让这次课程很有必要,团队认为只有让小朋友们了解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推动他们主动保护视力。我们希望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让小朋友们学会如何爱护自己一生的“伙伴”,在阳光下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