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进化:一期一会的拆研成长记录

早在过级时,我就久闻拆研班的大名了。

历时3个月完成三级九拆,我原本以为过级后就轻松了,可分舵的老师告诉我,通过三级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拆研班、全国共拆。

大辉老师(24班)告诉我,拆研班特别卷,大家都是全部完成任务,我也被推着都完成了任务。想躺平躺不平,太累了。但这个特别适合你。

兰兰老师(25班)告诉我,拆研班有很多任务,要合理分配时间;一定要做组长收获大。

带着这些嘱托,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在今年5月等到拆研26班。启动仪式结束时,就主动找紫凌老师报名做组长,5月11日带着2组超能战队开始拆研班的征途。

一、严于律己

作为一个合格的“卷王”,必须来晒晒我这四个阶段的进阶之路!


1.迎难而上

最让我头大的两个任务——拆书家破局故事和8个TTT便签。

开局先啃“硬骨头”——拿到挑战任务的要求,我就开始行动。

先写破局故事。因为我加入拆书帮时已经过了遇到问题找解决办法的阶段,所以我不知道该从何而写。兴宝老师说,你可以讲讲自己过级时的经历——明明不喜欢那些死板教条的要求,却还是坚持完成了。这个故事本身就很有意义。

于是,我将自己那段"动心忍性"的经历化作文字,一气呵成地写完了破局故事。

【有时候,困难就像堵在路上的大石头。朋友的话语就像递给你的铁棍,让你能撬动石头,继续前进。】

接下来是8个TTT便签。对我而言,读书不难,一天看几个小时的书也不觉得累。但是写便签,深度思考,着实有点烧脑。

想一想从哪些方面可以减轻我写便签的压力?

首先,从规定的书籍中,选一本自己感兴趣,能有代入感的书籍。

其次,从便签内容看,平时都有在讲课, 所以对应写A1和A2相对容易。

最后,从任务整体看,可以把8个TTT便签任务,拆解成一天完成1-2个。

这样一分析,压力瞬间变轻。于是花了6天的时间, 边看书,边写便签,顺利完成了任务。

【有时候,困难又像一团乱麻,看似无从解起,但只要找到那个松动的线头,从可以入手的方面耐心梳理,终能理出头绪。】

2.硬刚到底

在所有任务中,最没有把握的就是L1组织活动。我们分舵的拆书家们既要兼顾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平时参与活动的时间有限。想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两个意外的小插曲。

第一个插曲发生在6月8日。我原计划当天为大辉老师组织一场活动,却因分舵内部拆书家报名人数不足而被迫取消。

我没有气馁,在会员群里,不断宣讲鼓动大家参与6月22日的活动。最终,我在6月22日通过组织兰兰老师的全国共拆活动完成了任务。

没想到活动当天又遇到了第二个插曲:全国共拆要求至少10人现场参与,但实际到场人数不够。情急之下,我只好到图书馆现场邀请书友临时加入,这才勉强凑齐了人数。组织活动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有时候还得靠那么一点儿运气。

【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往往超出我们的掌控,就像握在手中的沙,越是用力,流失得越快。静下来,想一想自己还能做什么,专注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

3.重新思考

第三阶段,我的任务是C1的三小时线下课。云釉老师在审核通过时,给我留了一个问题:如果整堂课都是阅读-讨论,那么拆书家在这节课程里的价值是什么?


我反复思考了很久。在一堂课中,拆书家或者说培训师到底是做什么的。

我的理解培训师应该有三个角色:

①品书师

啥叫品书师?是指遴选出好书,筛选出重点知识,阐述出他人读不出的内容。

这像不像品酒师?品酒师就是需要把好年份的好酒甄选出来,而且可以说出他能品到的红酒风味是怎么样的。

②思启官

从一本书到一堂课,不论是作者还是培训师都只能给出一个基于自己的经验的答案。这个答案真的就是学员的答案吗?当然不是。

思启官就是课堂上的思维启迪者,不论是从A1还是A2的角度,帮助学习者去深度思考问题。他就是课堂里的教练,不是培训师告诉你做什么,而是启发你去思考,你可以做什么。

比如,我们讲《可复制的沟通力》的“布置工作五步法”。

光讲了这个方法,每个步骤是什么,学习者就能学会吗?

显然不能。

这时,培训师思启官的身份就要上线,怎么能让学习者把这个方法跟自己的工作进行关联。

我们举了书中的例子,让大家讨论每一步的目的,为什么一步就能告诉对方,非要分成五步来说。通过讨论加深大家对于这个方法的理解,大家开始联系自己的工作。

有的员工说,领导再跟我沟通时,问我有没有什么想法,我都摇头说没有。内心会想我能有啥想法,听话照做就行。现在我知道这是领导在培养我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让我发挥主观能动性,给我展现自己的机会。

③促动师

鉴定一堂培训课的是否有效,就是看大家课后能否行动。促动师除了在课程中用轻松愉快地方式把工具方法给到学习者,还需要降低学习者使用的难度。这也需要课程机制环节的设置。

综上所述,一个可以进行商业交付的拆书家,应该就是品书师、思启官和促动师的结合体。

感谢云釉老师像思启官一样,提出问题,让我有如此深度的思考。

【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激发你内心深处的思考,像一束光穿透迷雾,照亮未曾察觉的角落。】

二、影响他人

除了拆研班学员身份,我还是2组的小组长,带领2组成员一起完成通关任务。

首场小组会我们就达成共识:全员完成必做任务,挣回学费。

1.鼓励组员

在为期三个月的任务挑战中,我们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考验。每个成员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而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来找我商量——这份信赖让我心里暖暖的。

记得第一阶段,5月30日,距离阶段截止只剩三天,杰弗里老师的组织活动方案出现一点儿状况,跟我说“第一阶段过不了”。我不断地鼓励他,让他别放弃,带动其他成员为他加油。最后他成功克服困难,顺利通过了第一阶段的任务挑战。

第三阶段,小丹老师因为线上小鹅通操作不熟练,也出现问题,调整到三阶段的最后一天直播。她一是对线上软件应用很打怵,担心当天软件再出现问题。二是害怕直播时没有人来互动,完不成任务。

我给她讲解软件操作,并且在复盘会议上宣讲让其他队友参加直播。最后她直播很顺利,现场互动也很好,顺利完成第三阶段的任务挑战。

【鼓励不是盲目的安慰,而是帮助对方看见自己内在的力量。】


2.齐心协力

在第一阶段复盘会议上,我特别叮嘱大家要抓紧时间完成破局故事和8个TTT便签的撰写,并主动分享了自己的实战经验,为队友们提供参考。

在第二阶段截止前,我们全组就顺利完成了所有拆书家破局故事的撰写任务。

从第二阶段开始,每次小组会议成员们互相分享经验:已完成任务的成员会主动分享心得,帮助其他未完成任务的成员提前掌握要点、避开常见误区。这种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让我们整个小组的执行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独行快,众行远”——因为真正的远方,从来不是一个人能独自到达的。】


90天的时间貌似很漫长,现在往回看犹如白驹过隙,瞬息就要到分别的时刻。

参加拆研班后,我看到了拆书帮三级之后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内心再次燃起期待——集齐8个成长勋章。

最后很感谢让我一定要报名拆研班的拆书家,一生一次的拆研之旅我很开心,收获颇丰。

也想对还没参加拆研班的伙伴说:过了三级,一定要来参加拆研班,领略不同的风景,收获别样的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