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封城的日子,阿童用影像记录了很多画面。
有些被央视在内的平台收录播出,有些记录在名为红包兄弟的视频号里。
我编辑了很多文案,那些真实的故事,有的暖心,有些揪心。
他和许多勇敢的年轻人开着车做志愿者,运送大量物资到抗疫前线。
疫情初期,防护服最稀缺的时候,医护人员们舍不得脱下,身上脸上被捂出勒痕。
她们在防护服背面画了很多卡通画,互相激励,约定好疫情结束后去看易烊千玺。
疫情发生之前,我一直觉得医生是很幸福的职业,生活规律,收入足够,还被病人尊重。
疫情来了之后,我才知道这个职业的伟大,他们要救死扶伤,就要克服恐惧,直面生死。
我写了很多关于医护人员的访谈和记录,重新认识了一下白衣天使这个词组的含义。
以前是羡慕,后来是钦佩。
所有被称颂着的勇敢,背后都有一段悲伤的故事。
为了保证安全,爱美的姑娘们剪掉了长发。
那年的春节,她们没能和家人一起度过。
她们在各个医院忙碌,左边是要抗争到底的决心,右边是不知未来的担忧。
疫情结束之后,阿童邀请相熟的医护小姐姐们拍摄视频。
再见面,她们的头顶长出了青色发茬。
问她们剃了光头是什么感觉。
一个97年的医护妹子说:真帅!
相比爱美,她们更爱人。
那些日子终于过去,新生的希望会肆意生长。
回忆从前,很多故事都让人莫名感动。
有些不想提,有些不能提。
决定前往一线之前,姑娘们把写好的遗书装进信封里。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们录好了小视频交代家人。
相约如果有人回不去了,留下的人要把录好的视频播放给爸爸妈妈看。
决定出发之前,他们很多人都瞒着家里人。
那场硬仗里,每个人都做好了准备,却没有一个人掉头逃走。
那段时间,所有人都对疫情两个字避之千里。
疫情初期,从武汉出去的人,不管去了哪里,身边的人都会不自觉退避三舍。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正因如此,她们的勇敢才更加难能可贵。
一个姑娘回忆起值班时的囧事,那天她胃里翻江倒海。
但想到防护服紧缺,脱下去就又少了一件。
一咬牙,把涌上喉头的呕吐物又咽了下去。
忍着恶心结束了那天的工作,到住处时觉得自己特别能耐。
支援疫情的妈妈隔着屏幕和女儿说话。
女儿问她,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
妈妈告诉她:妈妈在打怪兽,等妈妈打完怪兽了,就回去陪你。
挂上电话,坚强的母亲忍不住哭了。
那是她第一次和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分离那么久。
有的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
有些重逢,却变得遥遥无期。
那天,有个援鄂的姑娘下班后嚎啕大哭。
身边人都问她怎么了,为了不影响同事的情绪,她什么都没有说。
一个星期之后,大家才知道真相。
那天,姑娘的父亲离开人世。
姑娘没办法离开一线,只能隔着电话和父亲道别。
她忍着悲痛奋战在一线,用救人来填补内心的遗憾。
有个医护小姐姐不幸感染,在反复发烧的那几天里。
她控制不了情绪,拿出手机给所有要好的亲朋打了电话。
挂上电话,忍不住反反复复地哭。
心里头有个念头在转,觉得自己可能走不出医院了。
哭过了,就又坚强起来,康复之后,她又去了方舱医院。
她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感染患者,让很多人重拾希望。
被感染了的患者格外脆弱,情绪会影响病情。
她们不仅要全力救治,还要让他们心情乐观。
有名为西汀小姐姐的医护,在方舱医院教病人们跳舞。
一群回不了家的人互相搀扶,走过最暗淡的日子。
问她们那段时间最恐惧的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出奇一致。
害怕碰到抢救,害怕她们经验不足,耽误病人救治。
在医院里工作的人会直面生死,但见得再多,也没办法无动于衷。
还是会为了生命逝去难过,为人间疾苦动容。
那段日子,有不可挽回的失去。
有一往无前的信念和勇敢奔赴的执着。
送她们离开武汉时,大家在车里唱《明天会更好》。
依依惜别,相约来年一起去观赏樱花。
有医生说:我们要走了,说明疫情已经被控制,这是好事,大家不要哭。
疫情结束后,阿童策划了关于疫情的公益展。
那些经历以艺术形式被记录,让更多人得到力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团火焰温暖冬天,这片繁星点亮星空。
全国有四百万名注册护士,她们都叫白衣天使。
平凡的人也可以伟大。
能挺身而出,就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