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减肥,想想蛮简单,少吃,多运动。结果不健康的跑步方式磨损了膝盖,过度节食导致胃病。好不容易减下来的数字又飞快反弹,比以前还重。
想成为大牛,就想多读书。买了好多书,学人家一年读几百本。可读了就忘,后来不知道读的那些书有啥意义。
想要健身,每天去健身房,练了很久的时间,好像都没有见到啥效果。
制定了目标,也做了计划,甚至投入了很多时间、精力,但结果却不好。就算是加大力度,白天晚上都学,都练,却像是无效的,没有用。
没有好的方法,瞎练、瞎读、瞎节食,无效的努力,低效的勤奋。其实就是不懂得如何聪明、有效的努力。
而大多数人的努力和积累,只是一个一直愚弄自己的骗局。看看自己,再看看身边的人,很多人付出了十几年的努力,却都没有得到质变的提升。
2
不是勤奋无用,是方法不对,勤奋很难有效。就像我们做噩梦,在梦里更大力地奔跑么,仍旧是在噩梦中。
单纯的增加时间、投入精力,只是量的变化,不改变方法系统是很难有效果。但明明是无效的方法,很多人却一直在运用。
方法系统不变的改变叫做第一序改变。只在第一序改变,很难真正产生进步。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
解决做噩梦最好的办法是,马上醒过来,这个是跳出原系统的改变叫做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概念: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外,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
真正的改变就在这。第二序改变是认识到原理,把握底层的规律,在关键点上的努力,产生巨大的变化,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升,并不是随意能够做到的。而是跳出系统内,第二序的改变。
我们需要第二序改变,对进步与提升,进行底层的思考后,再切实地投入有效时间,去行动。
我们努力的目的是为了升级认知,提升能力,完成知识内化,行为发生改变!
于是我们需要对能力的进步,做更深入的思考。
3
关于进步,提到最多的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时间的时间长短决定了你的能力强弱。
刻意练习:保持在成长区,高度专注,大量的重复练习,及时获得反馈。
我们知道了刻意练习,但是刻意练习时,效果并不好。因为没有好的教练,也没有具体的方法,不知道怎么去刻意练习。
我知道刻意练习概念后,一直无法去实际的运用。比如怎么运用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不知道。
而且我为了尽快提升能力,甚至是增加时长,晚上熬夜写文章,但因为太心急,结果总是不满意。
这样子把自己的生物钟搞得颠倒。白天没精力,晚上又逞能。自己也越来越不相信自己能力提升,不确定自己的努力会有效。
因为只是有概念而没有具体的方法。
所以下面,我就把几个非常重要的要素,跟大家谈一谈,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方法,让我们的积累有价值,帮助我们确信我们能够进步,而且确定能进步飞快。
4
想要学习或者练习有效,这几个要点非常重要。
1. 强度
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淘汰了很多人。为什么努力了很久会没有效果?很多人不进步就是在强度上面落下阵了。
健身的时候,只坚持几分钟。然后就说累,霸占着器械聊了半天。还有的已经适应了原来的训练强度,再练习也只是增加耐力,对肌肉增长没有效果。轻轻松松练习完,轻轻松松没效果。
那些真正练得好身材,肌肉健美的人,反而没有练那么长的时间,也许一周就几天,每天也就那半个小时。
但是他们的半个小时是实打实的练习,每一个呼吸都非常实在。心率就看出来,一直在给自己加负的无氧运动。别看只是半小时,却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与那些混一天下来的人不同。
读书也是这样的,有的人读书是用看小说、漫画的心态。可能几天就读完一本,这样很快就忘记。
真正的看书不是仅仅看,而是掌握有效的方法,在自己头脑里旧知识的与新知的碰撞,经验的迁移,情景的体验,最终完成知识迭代,认知升级,并能够更好的运用知识。
还记得我们备战高考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划重点,书本上满满当当的标记。为了一个概念练习很多的很多习题。整理了大量的错题笔记。那时候大家都进步飞快,如果那时,有人松懈了,成绩立马就就被落下。
再比如解题,你做一千道乘法题,对你来说,也只是体力劳动,对脑力一点压力都没有。真正有强度的练习,可能就是一道奥数题。你需要冥思苦想,尝试各种解题思路,方法。这样半个小时的用力思考,造成的大脑强化练习远远是赶上你做几百、几千道乘法题。
我记得自己上学时,参加完奥数比赛后,自己就突然变得格外聪明了。把原来和自己一样水平的人远远落下。有一次考试比较难,我却觉得很简单,结果考了89分。以为自己没考好。一问,别人考三四十分算是多的!就是因为这个强度的因素。
如果没有强度,那进步真的无从说起。
2.组合学习
这个时代,信息和知识都非常的充裕,如果你愿意,可以网上收看全球最知名大学(哈佛、耶鲁、北大、清华等)的课程。但是不能什么都学。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根本看都看不过来。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信息和知识都充裕的时代,选择学什么非常重要。越是信息足够多,越是需要我们辨认出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
选择学习要与自己的个人价值、优势、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然后把选择的领域,进行组合式学习。
很多人学东西的时候,是AAAABBBBCCCC,一样东西学很长时间。而组合学习是ABCABCABC这样循环组合式学习。
组合式学习,效果会更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运用知识。而且形成跨领域知识的迁移。使知识形成互相的组合与迁移,避免片面知识的狭隘。
查理·芒格说,“拥有锤子的人,看啥都是钉子。”
现在这个社会比较注重专业,所谓专业其实是不能贯通知识。当我们能够组合式学习的时候,很容易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跨学科迁移,让知识复合成我们更大的竞争力。
而且转化学习,转换思路,让大脑得到好的调整与休息。
3.力竭
力竭,就是把自己的力气用光。我们看《七龙珠》里面有超级赛亚人。他们有一个天赋,每次把自己逼到濒临死亡,所有的力气全部用光后,连举起拳头的力气也没有了。
然后只要不死,他们恢复过来的时候,所有的力气、速度、能量强度都得到了质的飞升。
我们人也一样。你俯卧撑,最多只能做20个,但是你做到30个。这时候,你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瘫倒在地。一种力竭的状态。
当你再恢复过来,肌肉就能得到强化。
身体如此,大脑一样,而且大脑的可塑性更强。用这个方法,能让你的大脑思维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
4.节奏
做事情要有节奏。一味地劳累身体,反有害。
最顶级的运动员,都是一个会休息的专家。相比普通运动员,更加注重片刻的休息,保证体力最好的得到利用。
我看到有的人把休息当作一种策略。平时的时候会冥想,转换学习领域。如原来学数学,转换思维到音乐、英语、演讲上。我们看观点类的书籍累了就放一边,再看经济类的,再看技术类的,这样调节。
当学累了,真的可以放松使劲玩!因为已经很努力了啊。但是还有很多人努力学习,连晚上休息的时间都不放过。
有人问一休:如果正常白天学习需要多长时间学成?一休说10年。如果更加努力学习?一休说需要30年。众人不解,问如果没白没黑拼命学习呢?一休则说那得70年才能成。
为什么投入的时间更多更勤奋,反而学不好了?就是因为一味投入时间学习,而忽略了休息。
还是拿锻炼身体打比方。我们经过一天的锻炼后,自己的肌肉已经被拉伤了,需要一段时间的肌肉自我修复。重新修复后的肌肉才会让我们更加强健。如果没有修复原来的伤,我们就继续练习,那么就很容易伤到自己。
那些长跑运动员大多瘦弱,身体肌肉也很少。反观那些短跑运动员,各个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我们也要把每次努力当作一次次短跑,练习+休息,找到自己的节奏。
不要一直努力,要学会策略性的去玩,比一直努力重要十倍。
5
说了如何去努力,怎样更好的练习。最后说说对于我们努力后的考核标准,有两种:
以结果为导向
以精熟技能为导向
很多人会以结果为导向的来考核评价自己。结果做得好不好,自己表现的是不是很聪明,有无天赋等等。
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就是总关注能否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果文章不受欢迎就十分难过。这对自己影响特别大,每次写作都战战兢兢,害怕写不好。就算完成了一篇文章也是不知道自己写作水平进步了没有。
不如换一种评价标准,关注过程。自己在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更好的提升技能,能力有没有得到精进。
以过程中能力进步为目标的人,很少会被困难所吓倒。而且从长远看,以精熟技能为导向的人,成绩越来越好!而以结果为导向的,可能刚开始显得比较有天赋,但是越到后来表现越差。
6
做一个真正快速进步的人吧,体验到那种飞速进步带来的快感,这也是这篇文章最希望能够带给你的价值。
网络上,一些教育工作者会告诉你牛人是怎么努力的。也有牛人会告诉你,你是低水平的努力。但牛人并不是想告诉你什么,主要目的是要告诉别的牛人,他们懂得更多、更牛。
如果某天你遇上了又会教育又是牛人的人,别犹豫,赶紧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