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上简书了,每天都想着写一点东西,想着想着也没有动笔,一堆事情放在心里想着想着就放弃了动笔的念头,开学一个月,除了身体劳累,在逐渐适应教学外,更多的是心累。
现在我想把时间真正的交给自己。
①仅12个人的班,要如何最大化小班“优势”?
这里是非完全小学,一个不大,仅有一到四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的小学,加上幼儿班,我校也不超过100人,我教一年级,一年级的语文,部编版教材。班里只有12个人,相比于自己上小学一个班50多个人的时候,现在的12个人,足矣让一个老师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了吧。
可现实会给想象猛烈一击。
是的,关注是很充分了,于是也更容易发现很多很多问题,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搁置只会让问题不断发生。
这个学生没有看黑板,那个学生在玩铅笔盒,还有一个学生眼神涣散,跟不上节奏的那位居然还在傻笑,天,那边两个人又在说话,每一次都能扫过所有学生,看到那些小动作,强调一遍规则。刚开始的一个月,基本每节课的内容都讲不完。没关系,不是才一年级嘛,培养学习习惯,建立课堂规则意识很重要。
于是,开始的九月,基本用了两周时间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课堂常规,以便让他们迅速的从一个幼儿班的身份转化为一年级的身份,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一个大脑里基本没有对世界的认知的人来说更好,那样没有期望的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都让人欣喜。
逐渐熟悉孩子之后,发现基础、学习能力、注意力程度参差不齐。
没有办法为了一个孩子降低整个课程的进度,但又想要拉一把后面的孩子,毕竟他才一年级啊。于是最大实现小班教学的优势就在于:每一个知识点能够在课堂上迅速检查每一个孩子的吸收能力,然后作为教师的我更加头疼,当看到转换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断重复的时候,孩子还是一脸无辜并带有困惑的眼神时,属于我内心的崩溃。
②可他们才一年级啊
一个月之后,时间来到10月8号,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复习第一单元内容(识字),然后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测验,一年级的孩子不能够独立进行试卷的解答,于是在带领下不断地强调和解释,艰难的考完了小学阶段的第一次考试。
改完试卷的我久久不能平静,坦白说,感觉一口老血要从体内喷射而出,12个人,一个94分,一个88,一个77,一个75,一个66,一个61,一个59,一个53,一个50,一个43,一个32,一个18。
深深的怀疑了一下我是否有能力继续教授一年级的学生,是否有能力站在讲台当老师,是否能够不“误人子弟”,怀疑自己的能力的同时,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充斥着自己一个下午:
1、一年级的孩子很明显的在某些方面区分出来了能力的高低,更甚者让人怀疑是否有学习障碍,是的,我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观察,不给一个孩子过早的贴上标签,影响客观判断,但是,努力克制自己不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孩子,无论是好是坏,总是把他们想成可爱的小白纸,不断的降低期望,但这样并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期望太高失望越大,对他们也是对我。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我该如何权衡,分配时间,试图介入到家庭教育当中,是否会引起一些负面的作用。
3、明明知道7岁之前所缺失的家庭教育大大的影响着上学后的学校学习,但是我们作为教师,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在“成绩”的注视下,到底能改变多少。
4、老师要如何做,才能无私奉献到将一个学生变得更好。如果可以变得更好,到底怎么做才能改变哪怕一点点。我在等待,漫长的时间增加着人的焦虑,而逝去的时间不会因为你就放慢离开的脚步。
③在崩溃中重建内心
每天的日常就是宽慰自己,放低对一些人的期待,在难过中寻找惊喜。
可爱的孩子需要可爱的老师,想要真正触摸到孩子的心灵,每天多给自己一些耐心。
内心逐渐变得强大,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毕竟才一个月,我可能还只看到的是表面。
孩子都是可爱的,看到的问题到底属于谁?
然后我该怎么做,做到尽量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