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九鼎下落之谜


鼎,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象征性器物,从中华文明初始就伴随着中国历史一路同行。《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当黄帝战胜炎帝后,《史记•五帝本纪》又这样记载,“获宝鼎,迎日推筴”,《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而升仙。”可见,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鼎已经作为重要的礼器,被赋予了超自然色彩,并与部落首领密不可分了。

中国自西周以来,就是个礼法社会,礼制是人们一切行为的规范,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必须遵循这一规范。而青铜鼎,就是这个礼法体系中最重要的礼器,它被用来沟通人神,是一个王朝不可或缺的传国重器。

纹饰精美典雅,造型古朴端庄,气势雄伟沉稳的青铜大鼎,是国家统一、政权集中的象征,是抽象的王权威严物质化的具体形象。一个中国古代政权可以没有庙宇宫殿,却绝对不能没有镇国宝鼎。

宋朝在靖康之乱后,逃到南方的残山剩水间苟延残喘。这个小朝廷为了偷生,一切都可以苟且,哪怕是忍辱含羞地认金人为父,可唯独对鼎这一礼器不敢苟且。由于宋朝原来的祭祀礼器被金人掳去,而国家残破,刚刚安顿下来的小朝廷无力重新熔铸青铜鼎簋等大型礼器。可是正如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也不可一日无鼎,因为没了鼎,政权便失去了精神上的凭恃,令他们感到惶恐。情急之下,他们想出了变通之法,用陶瓷精心烧制了一套,也算别出心裁。所以在中国古代,一个政权的建立称为“定鼎”,而政权的更替叫做“鼎革”。

鼎,除了是一种礼器,还是一个神器。当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对王权起了觊觎之心。楚庄王在伐绒班师途中经过洛阳时,有意打听九鼎的大小和重量,周的宗室王孙满出来犒军时,对楚王说了这样一番话:“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鼎上附着了各种神怪,拥有超自然力量。只有那些有德的人,神灵才会授予他政权,他统治下的人民才能不被鬼怪伤害,社会上下才能和谐相处,因为他是奉了天命替天行道。如果失了德,就有违天命,鼎上的神怪就不会再为他效力,上天将收回政权另授有德者,但在天命未变时,政权不能更替。

统治者以这种解释宣扬其政权的神圣与合法,强调君权神授思想和天命不可违的观念。

因为这段对话,以后人们将那些对政权有觊觎野心的想法和行为称作“问鼎”,可见鼎在华夏礼乐文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完成治水后,立下万世之功,当时“九州攸同”、“四海会同”,于是禹趁势建立了夏朝。又征发大量人力进入山林开采金属,熔铸了象征华夏九洲的九鼎,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宝。九鼎在历经夏商周三代,传承了两千年后,突然消失了。其后两千多年,人们一直在寻找九鼎的下落,却始终没有找到,成了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如今在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夏初铸九鼎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九鼎后来在战乱中被毁或者散佚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九鼎根本不存在,纯属后世出于政治目的凭空杜撰。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九鼎之事在《史记》和其它典籍上都有记载,可以相互印证,是无可置疑的史实。

《史记•封禅书》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

《史记•秦本纪》记载:“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

《左传•桓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逸周书• 克殷解》记载:“武王再拜稽首,膺受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立王子武庚,命管叔相,乃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卫叔出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乃命南宫忽振鹿台之钱,散巨桥之粟,乃命南宫百达、史佚迁九鼎三巫,乃命闳夭封比干之墓,乃命宗祝崇宾飨,祷之于军,乃班。”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墨子·耕注》中说:“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开”,就是大禹的儿子“启”。

虽然《墨子》的记载中认为是夏启而不是大禹铸的九鼎,但同样也确认了九鼎是铸成于夏初的史实。

当代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也认为:“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

支持九鼎真实存在者认为,此事史料详实,言之凿凿,因此九鼎之事确凿无疑。即使认为其它史料的记载不可信,那么作为中国最重要历史著作的《史记》,可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记载的权威性不容置疑。

由于史料记载丰富,使后人眼里的九鼎,形象清晰、传承有序。据《墨子·耕注》记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直到秦灭周后,九鼎被掠至咸阳,然后就从历史中就消失了。

至于九鼎的去向,支持九鼎存在者分析其有三种可能。

一种认为,由于周赧王时王室经济窘迫,债台高筑,九鼎被融化后铸钱还债了。清代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就提出了这种观点。

另一种认为,由于周室衰微,无力保护九鼎,而各个诸侯又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生夺鼎之争,周王怕惹祸上身,就索性把九鼎沉入泗水中,对外谎称九鼎失踪了。秦始皇得知后派了上千人去打捞,却没捞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泗水捞鼎事件。《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这件事:“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泗水捞鼎画像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九鼎被作为随葬品埋入秦始皇陵了,等将来秦始皇陵发掘后,九鼎将重见天日。

反对九鼎真实存在者认为,史料记载虽多,却都不可信。《史记》本身对九鼎的记载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其它史料就更经不起推敲了。

《史记•秦本纪》记载:“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可是《史记·封禅书》又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既然九鼎已经入秦了,怎么后来又跑到宋国?而宋是殷商后裔,殷商又是被周所灭,周王即使要转移藏匿九鼎,也不可能藏到宋国去,这无论如何也说不通。

《汉书•郊祀志》记载:“或曰,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宋太丘社亡,而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

按《汉书》的说法,九鼎也是在宋国,既然在宋国,那么宋亡了,九鼎应该在宋地被掠走或者被毁,又怎么会沉到泗水里去呢?何况从宋太丘到泗水彭城距离将近两百公里,在那个年代拖着这么沉重的九鼎,走这么远的路,又怎么能躲得开追兵?

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里是这样说的:“器谓宝器。禹贡金九牧,铸鼎於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馀八入於秦中。”

这种说法更有违地理常识,秦昭王既然取鼎入秦,应该向西走,怎么可能向东跑到四五百公里外的泗水去呢?

现在已知的,最早记载九鼎的典籍是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逸周书》,《逸周书•克殷解》中有这样的记载:“……乃命南宫百达、史佚迁九鼎三巫……”

然而更早的文献,如《尚书》,《诗经》等都未提及九鼎,而《尚书》是记载夏商周三代事件的最重要典籍,其中却无一字言及九鼎。

距离夏铸九鼎事件最早的年代是商代,而商已经有了成熟的甲骨文,但如今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九鼎的记述。按后世文献记载,商灭了夏,从夏那里得到了九鼎。消灭了敌人,摧毁了他们的宗庙,并得到了他们的礼器,这是商人最大的荣耀,他们的史官本应该对此事大书特书,传诸后世的,怎么可能不着一字?这足以说明九鼎之事纯属子虚乌有。

反对者还认为,现代考古成果也证明夏代不可能有铸九鼎之事。

大禹建立夏朝在公元前21世纪,如今发现的夏都二里头遗址比这个年代晚了三四百年。但从中出土的青铜器数量非常少,而且工艺极其粗陋,比二里头更早的大禹时代又怎么可能铸造出纹饰精美、体型庞大的九鼎呢?

二里头铜爵

中国发现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出现在公元前13世纪,在大禹的年代尚没有文字,又怎么可能在九鼎上铭文呢?这些考古发现都不支持大禹铸九鼎的真实性。

综合正反两种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大禹时代不可能铸造九鼎,因为当时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无法完成这样的工程。

商代拥有发达的青铜铸造工艺,也有了文字,可以铸造形体宏伟、纹饰复杂的大鼎,也可以在鼎上铸铭文。但考古发现的商代贵族墓中只有单鼎,而没有成套的列鼎,妇好墓中的后母戊大鼎就是一座单鼎。

所以周灭商后,周武王不可能从商那里得到九鼎。因为直到周成王时,由周公制定了周礼,才规定九鼎八簋是用于天子祭祀的最高礼器配置规格,商代还没有周礼,又怎么可能按周礼的规格来铸鼎呢?至于夏代就更不可能了。周代的文献之所以记载夏铸有九鼎并划分天下为九洲,那是因为周是夏的后裔,而中国古人最重祖先崇拜,周人当然要大肆称颂祖先的伟大,所以按照周人才拥有的青铜器铸造能力,杜撰了大禹将天下九洲一统,并铸造九鼎的壮举。

周礼能制定九鼎这样的祭祀礼器配置规格,是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应的,因为周代的采矿能力和青铜铸造工艺已经可以支持这样规模的工程了。其实在周礼制定完成以前,周武王应该已经拥有许多鼎了,这从当时的祭祀规模中就可见一斑。

据《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乃废于纣矢恶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师。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帅、司徒、司马,初厥于郊号。武王乃夹于南门,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县首白畤,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若翼日辛亥,祀于位,用籥于天位。”

这段文字显示武王克商后,用商纣王首级来祭祀,同时又斩杀了商的大臣百余人、商的附属国国君四十人,还有他们的家臣等人一起用于祭祀。如果武王只有一个用来祭祀的大鼎,哪怕这个鼎比后母戊方鼎还要大,也盛放不了那么多人的头颅,因此武王那时已经拥有了一整套列鼎,而在大禹时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拥有这种能力的。

至于周代所铸九鼎的下落,倒是真有可能被融化铸钱还债了。当时周王已经被债主逼得躲到债台上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债台高筑”一词还在世间流传,可见当年周王室已是走投无路,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那些破落大户的后代,哪个不是靠卖祖产度日?

当然,九鼎也可能被秦始皇带进坟墓,遭到了与《兰亭集序》一样的命运,为帝王陪葬了,毕竟帝王的贪婪可是无限的,这种可能完全存在,但要证实这个推测,只有等待将来的考古发掘的结果了。

在关于九鼎真实性的争论中,九鼎被沉入泗水一事最不可思议,但其实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可以解释了。

刘邦起于泗水亭长,那里是他的龙兴之地,九鼎沉入泗水,说明他是天命所归,而秦始皇兴师动众地大肆捞鼎却一无所获,说明秦朝已失天命。司马迁和班固都是汉朝史官,在他们所著的《史记》和《汉书》中出现“泗水捞鼎”这样的记载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乔治•奥威尔在他著名的《1984》中说:“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这句话,为我们解开历史上的九鼎之谜,做出了最好的解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