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的时候,不懂品咖啡,但是很乐此不彼的去喝咖啡,刚开始喝的是雀巢那种像板蓝根颗粒的咖啡,我至今也不知道我那时候直接用开水冲泡的方法对不对,主要是颗粒还很难融化,闻着是有香味的,但是喝起来,原谅我,想不起那个味道了( ・᷄ ᵌ・᷅ )
然后呢,初中的时候喝的也是雀巢的,但是是有咖啡伴侣的,那个口味口感让人能接受多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苦口,奶香,甜蜜,至少喝了整个初中。
初中毕业以后出去旅游,对咖啡的认知也会越来越广,最吸引我的就是云南本土的炭烧风味咖啡,虽然是速溶的,但是对比起雀巢来,口味更加浓烈,炭烧的香味让我对咖啡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然后高中开始以后,喝咖啡没有太固定了,碰到什么买什么,榛果拿铁,卡布奇诺(其实根本不懂它们的区别),但是都还是速溶咖啡,我喜欢少加水,喜欢浓厚的味道,偶尔还假装自己是很懂咖啡似的(因为那时候身边的人很少喝咖啡的),以为自己就是属于专业型的咖啡品尝师。
再后来,终于到了工作的年纪了,可以随心所欲去自己喜欢的餐厅,清吧,咖啡店,经常点上一杯咖啡坐上一下午,那种环境下,品尝咖啡又是一种新的认知,觉得拉花很漂亮,很神奇,那时候心里就种下萌芽,我要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
辞掉一个枯燥乏味的办公室工作之后,就开始了寻求咖啡学艺之路。此过程省略一万字......
花了五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开了一家自己的咖啡花艺店,在很多人看来很美好的事,也会有许多波折,不是每个人都跟自己一样,对咖啡有一种执爱的,他们只在乎喝进去的感觉,但是完全不会在乎每一种咖啡的做法不一样导致咖啡口味不一样,特别对于单品咖啡喝的少的人,无法理解不加糖不加奶是什么口味,那么淡那么淡......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是不是错了,我更应该迎合我们当地的市场对吗?情绪低谷了一段时间,慢慢的自己也想通了,自己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来了解咖啡的,不是对它执爱,又怎么会花那么多心思去了解它认识它学会它,那客人也只是偶尔才接触一次,凭什么要别人跟你一样的感情对待手中的那杯咖啡,对不对?
通过这么一件事,也是让我成长的一步,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迎合你的所喜所好,你不能做到的事,就不能强求别人去做到,遇到同道中人,是缘分,好好珍惜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