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总削不好铅笔。无论我怎么琢磨、怎么用力,削面始终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无法像别人的削面那样圆润平滑、弧度完美。所以我的铅笔一直特别丑。这成了我的心结。后来我每遇到一支铅笔,第一眼就看它的削面,然后心底一边感慨削的漂亮,一边自愧果然只有自己削不好。
工作以后,与铅笔绝缘好多年。后来有了孩子,再后来孩子要学写字了,我也又与铅笔相见了。再度一手握铅笔,一手握美工刀,我又想起了多年前始终没能达成的那个小目标。现在会是什么结果呢?
出乎意料,第一根削的就很完美,可以媲美我见过的最完美的人工刀削笔。为什么呢?我心里也冒出来很多问号。
我看着手中的笔。这是一枝普通的HB铅笔;再看看工笔刀,颜色形状都和以前用的极其相似;再看看削下来的木屑,薄薄的一片一片,都是卷曲的,有的几乎卷成了木筒子……我明白了。以前我性子急,削笔的时候,恨不得一刀到铅,下刀力道大,刀口深,削的时候又后劲不足,无法拉平刀口,又因刀口深,留下的木层浅,后面几乎没有修补空间,那削面自然难以平滑;现在的我人到中年,早磨平了那些心浮气躁,下刀的时候知道收着力道,轻轻浅浅的一片片慢慢来,即能刀刀平滑到底,又保有足够厚的木层可以在后面修补不完美的削口,所以当然也就削好了。
呵,没想到削铅笔倒是让我领悟到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