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的往事
说起写作,曾经是我一件很头大的事情,从大学写作,到职场写作,将近20年来,都是一个不想去触碰的坑。因为做的是文职工作,再写一些报道的时候,被领导批评文笔不行。
记得我小学阶段还被老师评价写得不错,描写很细腻,文字很多,而且在初一的时候,还写过一首诗,题目是《小路》,记录的我从家去小学,走了6年的那一条小路,有我的观察、感受、感想和记忆。
那首诗写出来之后,给我的语文老师大为赞扬,可是被我妈说了几句负面的信息的话,具体的内容记不住了,从此我就不敢在提笔了。现在想想,我可能是在担心被评、被批评,直到初三,就写写日记、写信,写作也只是停留在这样的记忆中。
到了大学,那个时候想留校,可是文笔不咋滴, 书记告诉我要多看书,多写感想,始终没有提笔的动力。
所以这个就变成了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软肋,尽可能的去回避它,但是往往又会涉及到,一旦涉及到自己,就觉得自己很弱。
最后辞职在家里当起了全职宝妈。
全职宝妈后,加入一个育儿群后,也要写作,要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当时自己写的像流水账一样,自己都不想去再看一眼,觉得太没价值,总是坚持不下去。
慢慢的7年的全职宝妈的生活逐渐要结束,看到了网络时代新的机会,比如公众号、微商,软文, 觉得这些都可以兼顾家庭的同时,让自己多一份收入。可是,这都离不写作的功底。
当我看到了这一块,我的软肋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坑。
这一年我在践行
在樊登听书中,他提到过,有的时候未来你要从事的事情可能就是你觉得不想去做的事。当你去刻意练习去关注的时候,这一块就是提升的方向,就可以变成你的挣钱的工具。
我鼓起了勇气在去年这个时候加入了“不出局”写作平台。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我也收获了50多篇的文章。原来我也可以写作,我也可以输出。写作的习惯已经养成,并且会用“见、感、思、行”来写育儿日记,再也不是流水账了。
只有输入才有输出,输入的太少就不会有输出,所以开始买书学习,体验多种体裁的写作,并且实现文字变现的梦想。
继续升级的现在
前几天刚入手了一本故事类的书,看看一部分发现写作原来如此简单。当你带着“所见,所闻,所听,所感,所想”去生活去感受的时候,每天每时每刻都相当于是一篇优美的文章。
现在,我就带着这样的方式,开启我今天的故事。
今天是冬至,一早起来,忙碌完早餐就和小宝在7:38出门。路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发现,曾经的双行道,变成了单行道,什么原因?
当我行驶过去的时候发现那里中央停着一辆车,哦,原来是这一辆车,导致了这个交通要到变狭窄了,好在我们过去的时候,人流量,车流量还算少,所以很顺利的送到了学校门口。在我返程的路中,我想我不经过那一边,我绕一个转盘过来吧。不小心还是被卡住了。因为这个时候正值送孩子上学和去幼儿园的高峰期,两厢对流,大家都着急,等了三四分钟,保安过来。通知了车主,过来挪车。这是就有妈妈开始骂人:从昨晚停到现在,几个小时过去了,保安看不见吗?
几分钟后,一个中年男人, 穿着卫衣,帽子带着,一脸刚刚睡眼朦胧的样子,过来把车挪走。
5分钟后,道路疏通了,我一路开过来发现,对面来向的车辆,堵在路上起码有一公里。
把车停到山脚下,去爬山。
寒风凛冽,树木随风而摇曳着,阳光稀稀疏疏的洒在树林中,形成了冬日暖阳的感受。只是寒风吹冷的皮肤的寒冷感觉,远远大于太阳洒下稀薄的阳光的热度,依旧寒冷。
今天是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里是最漫长的时候,所以在广东很多企业、学校都都提前下班、放学。我也早早和先生约定好,早点回来,晚上一起吃饭。
只是这篇文章我写完之后我想表达什么呢?我想传递什么信息呢?只是为了练笔而练笔,因为这是随笔,代表着我那一刻的心情。我会用这个故事里了。
写作依然要不断的精进,不断的输入,不断的提升,不断输出,不断完善,就如人生也是在不断书写、完善、提升的过程。
写作犹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