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孔子说:“父母有错时,你要好言相劝,如果他们听不进去,那也要尊重他们,并且任劳任怨。”
几:微小的,一点点。 几谏:稍微的劝谏。这里引申为婉转的提醒父母。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走远。如果必须要出远门,那一定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你去了哪里。”
例:从小我父母就告诉我,无论去哪里玩,都要告诉爸妈我要在什么时间和谁去哪里,大约几点回家。所有即使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年代,我的父母都不会为此而担心我。只要到点我肯定回家,不会在外面逗留。
现在长大了,我也跟双方父母住的很近,几乎每天都会过去,哪怕是去蹭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想每天看到他们,自己心里才会安定。虽然我可能在事业上不优秀,但我对父母的陪伴是更多的。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规矩习惯,可以算是孝了。”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你不能不知道。一可因长寿而喜,一则因年高而惧,并且要提前准备好他们的后事。”
解读:孔子指出如何孝顺父母。不是仅仅是给他们钱花就够得。
1、我们要时刻把父母的身体、年纪记挂在心,他们在世一天,就说明他们享受一天生活;而我们就拥有他们一天。能有父母让我们记挂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我们也要多多陪伴他们,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2、虽然工作很繁忙,生活压力会很大,但是还是要多陪伴父母,毕竟老人上了年纪,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离得相对较远,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抽空多回家陪伴父母。
3、除了关心父母身体,多陪伴他们,多问候,我们不能嫌弃父母、对父母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孝的表现。父母对自己的生活有100%的决定权。即使他们有时做出来的决定是不对的,也不能跟父母声色俱厉的批评他们,我们要委婉的、和颜悦色的劝说他们。如果错误真的已经出现,我们也要尽心尽力的为他们善后,让他们心里能舒服些。而不是还要抱怨他们为什么不听劝告,不能跟他们发牢骚,说埋怨的话,相信每位父母都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都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他们可能会做错事情,但大部分出发点也是想为孩子分忧,因为他们心里也知道,只有自己好,孩子们才能不担心他们,才能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是因为怕自己说到做不到。”
解读:孔子说“轻诺者必寡信”,就是说轻易许诺的人一般也很难兑现自己的诺言。而“讲信用”是我们必备的基本道德。所有不要轻易许诺,如果许诺了,就必须要做到,必须要兑现自己的诺言。不能做一个失信之人,要做到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