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端想起了《房诗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
我实是没看过的。初高中时总是不由带着一种沉默的寂静,而不愿翻看此书。
文字,也是破碎的棱镜。
想是——人越是翻阅,便细听到种种脆响。
镜子里不是什么五光十色的世界语,倒是让人怎么也揣度不明白的人性恶。
书里面,越是精致或者纤细的述说,反而越是频繁渗出文字的恶意。那里面许是又藏了许多精怪,让人五官扭曲、神情恍惚。
于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我怀着简单的善意,而不愿翻阅此书——也许唯此才不至于为泣血的文字着了迷。而今,二十出头的年纪,却仿佛还是延续了这份善意,不愿翻看。也只愿通过访谈、转述、书评等多种间接渠道了解。
2.继而,我又想到。我在2023的年度总结里写到:我对很多东西都祛魅,尤其厌恶"崇拜"等类似情结。
书里面,一个少女,因着对学识、见识和不甚明确的学者风度而不甚掉入陷阱。这里面,文字的虚幻、理论的空洞和人性的不可测总律律在场。
文字本无尘埃。可是各色的人怀着各异的盘算,将文字异化为各色的工具为自己所使。
所以,我仍会文字感动、仍会为细腻的故事情节打动。可是,我却需要时时抑制因为别样的文字,而对文艺创作者怀有过高期待这一非理性迷思。
于我而言,十五六岁的年纪,我只简单地感到一种召唤。语言可以是多么大的陷阱,个人又是多么不可揣测的个体。
二十出头的年纪,却更进一步对很多事物祛魅。很多东西,都是标签;而历史的附着、现实的动荡却也会改变标签消散的速度。如是而已。
领域内谈领域内的事情,个人又归为个人的问题。
3.人和人的相处如故似乎又很是简单,一首同样听过的歌曲、一部同样看过的电影、一些隐秘的小爱好……但谁知,种种如故不会像"花束般的恋爱"消散。
也许,对共同事物的喜爱只是一种气味素,喜食相同物品的人极易聚集。
但是,生活不是由一连串的喜爱构成的。生活满是尘垢,喜爱之下有妥协、疲惫和麻木。
于是,不同人可为"喜爱"而团聚,却不可为"喜爱"而障目。
4.想到了很多,落笔却格外空洞。
也请看客勿要因我的文字而对我生出旁的过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