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

昨天健身,一个已经三个多月没见的建友出现了,也就是春节后就没有见过。问其原因,说是健康原因,颈椎出了问题。

又是一个颈椎出问题的。我说我也是颈椎出问题,停了一个月,跟他攀谈起来。仔细询问他的情况,他是出现了头晕、胸闷的症状,才去看的医生。所以,一开始医生是奔着脑部问题、心脏问题以及胸部问题去的。彩超、CT、核磁等检查做了一堆,医院跑了好几个,都没有发现问题。最后,通过手臂的一些不舒服的症状,检查颈椎,才确诊是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式,有建议手术的,有建议保守的,最后,他也采取了保守方式,热敷、牵引以及吃药、注射。

相对来说,我比他要幸运些,因为我的症状一开始就是肩胛疼,伴随着手臂、手指的疼痛、抽搐,所以医生一开始就指出是颈椎的问题,不是我自己认为的肌肉或是筋的问题。但是在如何治疗上,我们的经历是一样的,手术还是保守?相关的知名医院、知名专家尽可能地跑到,希望获得一致的判断,但是,得到的往往是不同的结论。到底听谁的,犹豫不定,难于取舍。毕竟,我们只是病人,不是医生,只能“道听途说”,最后只能把“宝”压在专家身上,或是医院的信誉上。

他说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感慨万分,不仅是就医难,挂号难,检查难,每个检查都要等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是就医过程中对人的心理摧残。这一点,我有深深的体会。隔三差五地跑医院,大好的时间、精力以及宝贵的金钱都花费在医院上,感觉人生的轨迹、生活的方式都开始放生变化,真的很让人沮丧。而且,最难以接受的,是我们平时是健身的,很健康的,被人称为"钢铁侠"的,怎么我们就病了,反而还比不上不锻炼的人哪?

这个健身友是以打羽毛球为主的,长期打,高手,每次都至少带两付拍子,还经常给领导当陪练,有时还穿插着打篮球。他一般是打完球之后再来做一点力量训练。应该来讲,他的颈椎是最不应该出问题的。因为预防颈椎病以及理疗方案中,就有打羽毛球。头向后仰,以及有类似动作的运动,如游泳,特别是蛙泳,是医生强烈建议的预防和康复锻炼的运动。他难以理解,更难以接受,自己怎么会得颈椎病。

听着他的遭遇,周围的几个健友也都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自己的经历,有说颈椎的,有说腰椎的。好好的一个健友交流健身的场景,变成了病友的交流病情及看病经历的“吐槽大会”。原来有这么多人有这个问题,真是感慨万分。大家都觉得,长期伏案、用电脑、看手机和其他的不良生活、工作习惯,是最大的原因。但是,办公室工作,谁又逃得了哪?再加上随着年龄段增大,退行性病变加剧,颈椎或腰椎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所不同的只是问题的大小、轻重。

对于脊椎疾病,目前好像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手段。手术,也不是很成熟,各种风险、治疗不彻底、再发等问题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医生的技术问题,手术方案本身就在不断地改进,完善,也就是说,目前的手术方案是有缺陷的。所以,主流观点还是预防、保守治疗,只有到了疼痛难以忍受或是影响了生活,才做手术。

预防,就是日常工作生活要加强对脊椎的保护,不能长时间在一个姿势上,要多做做能够增加脊椎周围的肌肉的力量的训练。只有肌肉才能真正保护脊椎,是相关肌肉让脊椎回归到正常的位置上、让脊椎保持正常的相对关系以及正常的生理曲度。

保守治疗,也是强调上述两个方面,同时加强热敷、牵引等理疗手段,缓解症状,加强血液循环,改善脊椎的物理性状。

这些观点的作用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这个“病友“也觉得有效。坚持热敷和牵引,效果明显,让我暂时避开了手术。及时恢复训练,我觉得也是有作用的。归根到底,附着在脊椎周围的肌肉,才是保护脊椎的最基本的组织,让他们强大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是王道。

要坚持锻炼,只是要悠着点了,不能鲁莽,要控制在自己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练,肌肉萎缩,保护力度下降;练伤了,更是得不偿失。

脊椎,我们的神经中枢所在地,需要我们细心呵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