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年级开始,孩子们算是正式的开始学习文化知识了。比起在幼儿园时的散养状态,上一年级,才真正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重视。在头一年里,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好的开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打好课业基础。
当第一个学期结束,家长们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状态。这从期末考试的成绩里就能看出端倪来,孩子在课堂上是否有认真听讲?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成绩能反应一二,但不是全部。老师也会适时的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比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神,小动作频频,讲小话,打扰身边的同学等等......这些问题不但会耽误自己学习,也会干扰到其他同学,造成不好的影响。
那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怎样让他集中注意力呢?
注意力,又称专注力,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许多学习差学生的共同特点。
只要不是天生的多动症儿童,和注意力障碍者,每个孩子天生都具有非常好的专注能力。
孩子在生下来的头几个月,我们只要让他喝饱,保持身子干爽,把他放到床上,通常如果小婴儿没睡着,他最常见的动作就是咿咿呀呀的“说话”、有时是盯着天花板看老半天,当小婴儿眼睛睁着,身子是静止的,看起来像是在发呆的时候,都是他在专心的”研究“某一件事物,这个时候就是孩子最初的专注力。
当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期,在他们最初的注意力开始形成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保护他这种安静的状态不受干扰!尽量不去逗弄他,不要跟他没完没了的说话。让他看完、发呆完,发出“呜哇呜哇”的哭声叫唤时,再去抱他。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当小孩有了第一个玩具、第一套积木、第一次画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就是安静的呆在旁边看着他玩,千万不要跟他指手划脚的说“应该这样玩、那样摆、这样画、那样画......"对还是一张白纸的小孩来说,最忌讳的就是这样的“指挥官”。当你把一切玩法都给他做好示范,当你在一张白纸上已画好了画,那他能做的,就只有模仿。如果你让他自己玩、自己画,他可以拿出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来,玩出我们从没见过的花样,画上我们从没见过的图案,他天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得到了释放和发挥,而当我们先入为主的去“教导“,是不是就把这天生的创意扼杀在了摇篮里?
刻意的留些安静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己玩,这不但是最好的专注力训练,也是在保护一个天生的创造者。
在孩子稍微大一点能独立行走,在外面玩耍的时候,他们能自己玩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有时看到孩子蹲下来观察一只蚂蚁或是昆虫入迷的时候,我们不要打断他催促他快走,让他静静的观察,等他想走的时候,我们再走。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孩子有着迷专心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去打断和干扰,让他们静下心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开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样累积起来的安静时刻就慢慢的养成了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即使在遇到干扰时,也能很快就静下心来。
有位妈妈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挺懊恼的说:“唉,要是我早看到这篇文章就好了,每次在女儿看书入迷的时候,我还一个劲的催她快来吃饭。如果知道专注的时候不去干扰,或许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更长!耽误半小时吃饭又饿不坏,可注意力无法集中的话,对她对我来说,还更糟糕!”
是啊,很多时候,因为我们不了解实际情况,反而去责备小孩拖拉、磨蹭,导致他们不得不停下手上的事情来配合我们,殊不知,我们就在哪次的催促和干扰中打断了一个天才的思维。
小孩的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他们种种安静的时刻不要去打断和干扰,保护他们天生的这种能力。在许许多多的安静独处时间后,专注力也得到了强化,他们就有能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静得下心来,从而把精力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持和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