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杜甫(唐)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释:
宗臣:宗庙社稷之重臣。
羽毛:指鸾凤一类神鸟。
伊吕:指伊尹、吕尚。
萧曹:指萧何、曹参。均为汉之开国元勋。
身歼:身灭。
运:国运、天运。祚:帝位。
译文:
诸葛亮的大名永留在天地间,后人仰其清高而肃然起敬。
三分天下用尽心计筹划策略,旷世奇才犹如鸾鸟高飞在云宵之上。
伊尹、吕尚难分上下,指挥军队镇定从容,萧何曹参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国运如此,诸葛亮也难以复兴,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赏析:
组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夔州。意在抒怀。这是五首中的第五首,咏怀的是诸葛亮。
首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此联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比敬仰。“垂宇宙”将诸葛亮的形象刻画得极为高大,将他称为一代宗臣,走进武侯的祠庙,瞻仰诸葛亮的塑像,为他的清高而心生敬意,“宗臣”“清高”为诗之纲。
颔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此联具体写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及旷世奇才,用尽心智运筹谋划,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势。下半句诗人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诸葛亮比喻成鸾凤,喻其才华之高,后人无可企及。
颈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进一步用比较的修辞手法,加以论述,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作比较,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才华及“宗臣”“清高”的形象。
尾联:“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对诸葛亮光复汉室的夙愿未能实现深表遗憾,“终”字将诗人惋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然国运如此,非亮一人之力可为之。下半句寥寥数字,勾勒出了一代宗臣之忠,“志决身歼”令人扼腕叹息。正如诗人《蜀相》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书目:《杜甫集》杜甫著 张忠纲解读 袁行霈 主编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