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早晨5点5分,朝霞灿烂,继续意识流训练。
昨天第一次尝试早上醒来即开始写,效果不错。
首先,在六点左右就写下了1900多字的。回想起三月份,当时的任务是每周完成一篇1500字的文章,将近5个月之后,现在只需一个小时。先不论质量如何,只此一点就进步了很多。所以,不要小看平时的积累。
这又让我想起最近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英国自行车队的故事。大概是他们曾被要求在5年之内要取得某比赛的冠军,按当时各队的实力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主教练提出一个看似很平常的理念,就是车队在每个方面都要做得比其他队伍好1%。这个“每个方面”不仅包括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方案、完成情况等关键内容,还包括诸如饮食、按摩等细节。结果,你猜怎样?他们并不是在5年之后夺得冠军,而是三年后。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只用了意想不到的不长的时间就完成了意想不到的任务。
昨天下班后,在单位听了一场讲座,主讲人是国内一位著名的长跑教练。他在讲座的过程中曾问到场的学员多少人参加过马拉松,当他听到“很多”,而且最好成绩是3小时2分的时候,经常参与各类赛事组织的他,竟也有一点小小的出乎意料,他说不服不行,北京就是厉害,从这方面就能在一个侧面看出社会文明和发达的程度。
是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投资健康。
本来之前还估算过,讲座需要多长时间,回家需要多长时间,貌似再跑步的话就有点晚了。而在结束的时候我就已经变通了想法,做了一举两得的决定,跑回去。
后来,我果真用了40多分钟的时间跑了回来,稍稍不太方便的是一路上需要抓着一个装了钱包等主要物品的小包。包虽然不大,平时抓在手里走路不算什么,但跑的时候需要把小臂抬起来,手腕吃力就大多了,再加上还要摆臂,所以手腕一会儿酸了,需要来回倒手。
一开始的时候虽然已经不太晒了,但还是比较热,到八点左右,感觉有风了,舒服多了,不过已经快到家的了。
回来后,一边做拉伸,一边告诉arunner博士,我一年前已经买了体脂秤,但是一直在当普通的秤用(因为一直懒懒懒,没有下载相关的手机软件)。而博士自己在几年锻炼减肥的艰辛过程中,越来越体会到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已经用体脂称监测了一段时间,同时他也希望大家能互相监督互相鼓励。
而我在运动方面是个感性、随意的人,对体重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饮食的控制也不严格。所以,和大多数人相比,我虽然跑得不算少,但体重的变化并不大,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数字如果能降一点点似乎只能归功于运气。所以,实际上一直在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大家努力。
然后,不知怎么就在做拉伸的一刻,我突然改变了主意,所以从本周起我也要关注体脂等数据的变化了。既然物质手段具备,又有这么好的氛围和环境,为啥不用呢,不用就是浪费啊。在同样运动的基础上,目标和要求更明确些不是更好吗。或许我潜意识里认为减重是很难的事情,或许我太在意体重,感觉说出来做不到太难堪?其实,无所谓的。
这样,昨晚回来后就很轻松了,因为一天的主要任务都完成了,不用再紧紧张张熬夜了。
现在,用时一小时,1300多字。
还要再写快些才行呀。
为啥对时间有要求呢?
我忽然想到,大概是如果写得慢就意味着在写的过程中不是不假思索的,还有就是人大概不能长时间用潜意识思维,所以,用时过长就不是意识流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