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周黎校长
周黎校长原名周月清,四川蓬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连指导员、连长、团交通队长等职,饱受翻雪山、过草地之苦。他曾经对我们讲长征故事说过,红军过草地时,饿的能吃的都吃光了,最后连××都吃了。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批判他,他说,同志们,那是真的呀!他还说在红军西路军西征时,他们与马家军激战非常惨烈;有一次他们部队被打散,他被敌人追赶而翻城墙逃脱,在黄河边的一户老乡家里躲过一段时间才脱离险境。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过“百团大战”和五一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第四野战军42军126师参谋长,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他是我军久经战争考验的优秀指挥员。调来十航校当校长之前,他是西南军区空军的工程部长。
周校长给我的印象是:聪慧、果敢、严格。他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总是带领部队向前、再向前!他当校长五六年间,使第十航空学校有显著的进步,学校朝气蓬勃,上下一条心,干劲十足地把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各项工作都崭露头角,有的还走到其它航校的前面。
全校一盘棋,树立全校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这是周校长再三强调和要求的。他号召全校所有的干部和教职员工都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把自己的工作与提高教学质量挂起钩来,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使学员毕业后到部队能很快适应机务工作的需要。在他的带领下,全校全体人员都把自己的平凡工作,与提高空军的战斗力联系起来,自觉地去做好每一件工作。这样,各个部门就能主动地做好自己工作,不会推诿,不会使绊子。真不愧为高明的领导艺术。周校长每年都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他亲力亲为深入教学笫一线,参加备课、听课,主持示范教学,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他关心教员的生活和成长,指示校务部要把教员灶办好,所以十航校教员灶的伙食是办得最好的;他经常深入教研室问寒问暖,对教员的态度和蔼可亲,他几乎能叫出训练部所有教员的名字,这是其他院校的领导很难做到的。
周校长对中层干部要求很严。干部做不好本部门的工作,小心被他尅。由于他深入基层,很容易发现问题,很可能开你的现场会。有一次,他发现营房科栽的树死了几棵,立即召开现场会,质问该科的滑科长,科长只好做检讨。自此以后,中层干部生怕开自己的现场会,非认真把本职工作做好不可。
一个好的单位,总有一些让干部、战士赞赏,甚至津津乐道的地方。这些东西往往与生话有关,甚至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小事见真情啊!我写几件事给大家看看:(1)学校的伙食办得好,花样多,价格便宜,质量又好;学校设有面包房,做面包的技术可谓一流,面包做得又香又甜,大家都爱吃,每个食堂每周可轮流吃到一回。学校的生产也搞得好,不但补贴了伙食,而且有时还能分到鲜猪肉。1959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学校还存栏一百多头肥猪,后被政府调走偿还苏联的债务去了。(2)学校很重视文娱体育事业,校足球队、兰球队和排球队都是山西省的第一名,经常代表省队出去打比赛。学校的乐队也很出色,经常为省里举办重要舞会伴奏,几乎每个星期六晚上都有伴奏任务。(3)学校的教学模型做得非常精巧、美观和实用。模型室有几个八级木工和漆工,只要教员画一个草图,就能很快把称心如意的模型送到你手上。
周黎校长在1964年的“四清”运动中被停职了。听说主要是因为经常找原国民党的旧官员周潜川看病,而该周被怀疑是国民党特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周潜川被彻底平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