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四个故事,从民国初期到21世纪初,跨越一个世纪,主线可以理解为听从内心、寻找自我。
吴岭澜说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一种踏实,又何用管自己学什么。梅校长面对吴岭澜的迷茫,问他,有没有对真实做过思考。
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之中,很容易丧失自我的真实。
四个故事,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在兜兜转转中找到了自我,吴岭澜在实科与文科之间,选择了之前一直鄙夷的文科,听从了自己的内心,找到了真实。
沈光耀在西南联大的求学过程中,目睹祖国的满目苍夷,即使母亲极力反对他参加,也毅然决然参加了空军,帮助了食不果腹的孤儿,在战争中为国捐躯,这就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爱国青年的内心。
李想在王敏佳事件中,因为害怕失去支边的名额,选择了沉默,看到王敏佳的坟墓时,陈鹏跟他说,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在支边过程中,为了救其他两位同伴,选择牺牲自己,这也是那个时代下的自我。
张果果在救助四胞胎的过程中,受Robert的影响,对四胞胎一家产生了质疑,而后心里产生了懊悔,总是不开心,最终还是尽心尽力去帮助了四胞胎一家,从中获得了满足感,找到了他的真实的自己。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时代,不同的身份,都会有当时大环境下的内心选择,在学术大环境中,内心有关于学术方向的选择;战争背景下,一个爱国青年,有关于救国方式的选择;祖国建设时期,有关于舍己为人的选择;和平年代,有关于助人为乐的选择。无论如何选择,他们都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也听从了时代的召唤。
不问前路如何,只管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