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我们诞生在中国》
孩提的视角,动物的家庭,一部《我们诞生在中国》陆川不仅仅让我们看到动物的世界,动物的生活,更是对动物保护的呼吁,而影片中的动物不在局限在本身他们是一个群体: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所以,这便是影片最吸引人也是最能产生共鸣的地方
如今的电影市场导向可以说清晰中也稍带杂乱,当代电影人在其前辈基础上上探寻摸索。所以产生了新的电影分类,《我们诞生在中国》以似电影似纪录片的形式体现(说成纪录片有点牵强),这便是电影纪录片,陆川以次“尝鲜”的形式吸引力大众的关注。 陆川将镜头对准了中国的稀有动物,所以整部片子主要讲的就是动物与自然。
所谓电影是无国界的艺术,中外合作的影片从1958年的风筝到近些年的《夜莺》,《我们诞生在中国》不仅是夸国界更是夸领域,所以陆川把原本无趣的动物拍摄中增添了故事元素。
影片以家庭为为主题,这是迪士尼的手法,但却使影片更有中国的味道,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家庭观念非常重视。所以即使是迪士尼的思想放在影片中也不感觉唐突。
整部片子的主要线索是三个动物:金丝猴、大熊猫、雪豹,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这便衍生了片子的故事性,把是说真了是外国的美学追求,把事说飞了是中国,而中外的结合让故事存于两者之间。《我们诞生在中国》是先有剧本其次根据剧本拍摄的,所以内容多少会有些局限,但陆川想用生动的故事也就是拟人化的生活状态让整部片子变得丰富。于是主要的动物便有了自己的名字,给它们个名字加上“诗”一般的故事,让内容丰富话,这就是陆川想做的。
当然想完成他想要的的故事仅仅有画面还是不够的,周迅的配音可以说成是商业性的加入。虽是以第三人称的讲述但也有第一人称的参加,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你在讲哪个动物你就是哪个动物的感觉,这是有好处的让观众更容易融入影片故事中。但有利也有弊,周迅的旁白太过于单方面倾向,只刻画了片子主要拍的动物,而忘记了“旁观者”这便使得片子有些太单一化,比如对于达娃的“老对手”,它也是带着自己的孩子,达娃的角度来说是“老对手”抢走了自己的地盘,“老对手”的角度影片却没有提到,只是轻描淡写的达娃输了带着孩子离开了,然后就寻找新的地盘,内容有点唐突了。纪录片需要的就是多角度多层面,这一点是陆川没有考虑到的。
《我们诞生在中国》整个结构以春夏秋冬划分,清晰的层次感值得称赞,总得来说陆川是一个大胆的对电影“尝鲜”,拟人化、故事话、结构层次清晰。但电影创作往往会有诸多不如意,比如《我们诞生在中国》前的《九层妖塔》,好背景并没有带来好口碑,陆川想要以《我们诞生在中国》一吐杨眉之气,但事与愿违,所以电影行业是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探索才能成就好的作品,莫急于求成。
《我们诞生在中国》陆川“尝鲜”电影,本篇影评也是我“尝鲜”的影评。
文/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