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斋主杨秀和(当代著名书画家)谈艺术之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要有着只争朝夕的拼搏实践精神

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

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是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2021年杨秀和教授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原文】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①,知之次也②。”

【注释】

①识(zhì):通“志”,记住。

②次:《论语》中出现过八次,均当“差一等、次一等''讲。

【翻译】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毛病。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解读】

这一章是孔子关于学习的方法论,他主张对自己所不知的,应该多听、多看,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杜撰的做法。注重实践,反对空谈,他自己是这样做的,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

7.29互乡难与言①,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释】

①互乡.地名,今在何处,已不可考。

【翻译】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以同他们交谈,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弟子们都觉得疑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求上进,不赞成他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呢?别人修饰容仪而来要求上进,就应该赞成他的这种做法,而不要总是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读】

孔子知道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闭塞保守,很难打交道,很多道理可能行不通。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与人为善的处事态度和宽容精神,对有进取之心的人加以鼓励,而不拘泥于别人过去的过失。正是抱着人皆可教,错皆可改,凡事“成人之美”的愿望,孔子才能有“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育态度。

【原文】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译】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解读】

修身养性得自觉

孔子在本章中再次强调了修养靠的是自觉。“仁”是内在的品德,外在的情感表现为关怀、仁爱他人。如果一个人真想成为仁者,只要其内在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到,因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

“仁”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更是将“仁”视为学问、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的眼中,他的弟子虽多,但是能够达到“仁”的标准的人一个没有。即便是他最为器重的弟子颜回,也只能勉强达到了这个标准而已。但是,这个“仁”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愿意求“仁”,随时随地可以做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仁并不遥远,如果我想要仁,仁就会来了。”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孔子的话,与此异曲同工。

在此处,孔子着意强调,“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我们自觉地、真心诚意地去追求,任何人都能得到仁。像修身、行仁,这些东西看似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而事实上却没有那么难,只是大家不知道如何去做而已。关于这一点,存在一个辩证关系:一个人一生时时刻刻心存善念,身行善事难乎其难,几乎没人能够做到,但是,善事却是人人能做的。比如,爱护身边的花草,拉一把跌倒的孩子,一点都不难。每个人都可以行仁,只要能够自觉地坚持下去,并不会因为个人的能力小而无法达到“仁”的境界。哪怕只在一天内用心处世,让自己的行为完全符合于仁道,也算是达到“仁”的境界了。由此可见,行仁并不是件难事,关键还是看人们内心的想法,是否是自觉自愿地行仁罢了。

大家都知道,“仁”所强调的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利他的精神观念为主,并以此来维护传统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正如孟子所言,“人之初,性本善”,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仁爱”之念,只是在面对现实的利益时,被自己的欲望蒙蔽了。若是有人能够不受欲念和利益的驱使,发现隐匿在心底的“仁爱”之心,恢复本性,自然就达到“仁”之境界了。因此,孔子才会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但是,让人们抛却自身的欲望,时刻都能以仁义为先,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几乎没人可以做到。颜回作为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也只是能够做到“心三月不违仁”而已,至于其他弟子还要略逊一筹,即“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过,孔子却教育弟子们只要肯努力,内心有着“欲仁”的想法,“仁”就会来的。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在主观意愿上是否自觉、主动。

【原文】

7.31陈司败问①:“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②,谓之吴孟子③。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②吴:国名。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之后,都是姬姓。

③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本应叫吴姬,因同姓不婚,故去掉她的姓(姬),改称吴孟子。

【翻译】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他知礼。”孔子走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因关系亲近而偏袒,难道君子也有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是鲁君的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君若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此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解读】

孔子为鲁昭公取同姓之女这一失礼的行为故作不知,表明了他是“为尊者讳”,不直说君主不知礼。但他的袒护行为被人指了出来,他的学生还特意告诉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承认错误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流露出磊落坦荡的君子之风。事实上他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表示了鲁昭公失礼,但孔子的做法没有失礼。

【原文】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①,而后和之。

【注释】

①反:复,再。

【翻译】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起唱。

【解读】

孔子注重生活的艺术化,作为音乐爱好者,音乐也是他授课的内容之一。上音乐课的时候,同样抱着平易近人的态度,没有任何架子,他并不认为自己作为老师就应该是全知全能的,故会不断地吸取他人的长处。一个唯有感觉自己不足的人才能成其伟大。

【原文】

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①。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

①莫:大概,差不多。

【翻译】

孔子说:“就书本上的学问来说,大概我同别人差不多。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达到。”

【解读】

贵在躬行

孔子一直都在强调,他并不是生而知之者。在本章中,他还很谦虚地表明,在身体力行这方面,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距离君子的境界还有一定的差距。也许有人觉得孔子这样说有些造作,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孔子每天都会进行自我反省,总是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做得不是特别好的地方,然后再加以改正,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孔子。当然了,在后世儒家的心中,孔子不只是达到了君子这一境界,更是超越了这一境界,跨入到了圣人的行列,与尧、舜、禹、汤、周等并称,承受后人的敬仰,流芳于万载。

这段话,实际上是他在告诫弟子们,学识修养是永无止境的,而提高修养贵在躬行。我们在前面说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思想,但这并不是全部,这种主观思想只有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才能将个人道德修养加以提高和完善。

一切的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譬如,我们不去关爱别人,永远也不会知道这种关爱能给别人多大的帮助,自己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会得到多少快乐。并且,不去实践,也不知道修身进德有多难。比如,勇敢是一种美德,但是,当我们面临歹人作恶,或者面对领导、长辈行不善之事的时候,我们很少能勇敢站出来。这个时候,才知道勇的美德多么难修,就会收起自己的轻浮与狂妄。还有,只有通过躬行,我们才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理论是否正确,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理论的不足。

日本的道元禅师曾到中国访师求学,并于浙江天童寺内修行。一日午后,他在经过走廊的时候,看到有个老和尚正在骄阳之下晒香菇。道元禅师就同情他道:“你怎么不将这种工作交给年轻的弟子做呢?”老和尚答道:“别人毕竟与我不同啊!”道元禅师接着说道:“是啊!可是,你为什么非要顶着烈日干活呢?”老和尚笑了笑,道:“现在的阳光正好,此时不晒,何时才能晒呢?”道远禅师听后,恍然大悟,所谓“言易行难”正是此理。可是,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不少人只知道空口说白话,而不愿意真刀真枪地去干一场,缺少实践的精神和勇气,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华丽的言辞都是空谈。

所以说,投身实践并不是拿来喊的一句口号,也不是说想什么时候开始就什么时候开始的,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正所谓,道不可空论,德不可坐谈。大家若是一心想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要有着只争朝夕的拼搏实践精神,争取以最好的姿态,怀着坚定的信念,将自己投身到求仁证道的行列中去。

道德修养贵在躬行,难也在躬行。不过,在投身实践的过程中,同样还会有快乐相伴!这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它不会出现大喜大悲的起起伏伏,永远都保持着那份平和与安宁,这不仅是对人生的享受,也是对大道的感悟。

【原文】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①,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②。''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①抑:“只不过是”的意思。

②云尔:这样说。

【翻译】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

【解读】

孔子认为学而不知满足是知,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是仁,两者结合起来是圣的境界。在前面的章节中,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见其思想确实是一以贯之的。他谦称道,说起圣与仁,自己还愧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自己也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自己也会不感疲倦地去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

【原文】

7.35子疾病①,子路请祷②。子曰:“有诸③?"子路对曰:“有之。《诔》曰④:‘祷尔于上下神衹⑤。'"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①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②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③诸:“之于”的合音。

④诔(lěi):向神祗祷告的文章。和哀悼死者的文体“诔”不同。

⑤尔:你。衹(qí):地神。

【翻译】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说:“有的。《诔》文中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解读】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这段文字并不是说明孔子是一个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不是在表明他对鬼神的怀疑态度,而是表现出孔子对生死与疾病泰然处之的乐观态度。从孔子一贯的言论看,他是相信人的尊严和仁道的力量的,主张“尽人事而听天命”,不相信祈祷天神地祗可以治病之事。此章又是他不相信鬼神的一个例证。

【原文】

7.36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①孙(xùn)、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逊,这里指'樾礼”。

②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奢侈豪华就会显得不谦逊,省俭朴素则会显得寒伧。与其不谦逊,宁可寒伧。”

【解读】

宁俭勿奢

我们知道,节俭能养德,奢侈则败德。奢,其实就是过分、奢侈的意思。由于物质上的奢侈,很容易让人变得贪婪和骄纵,奢侈失之太过,凡事总喜欢大搞排场,容易令人滋生出骄横之气,日后定会招致祸患。俭,根据奢的含义我们不难推断出,其有不足、固陋的意思。过于节俭则会使人显得寒酸,容易遭人讥评。奢和俭都不符合中庸之道。无论哪一个单独罗列出来,都不能赢得孔子的赞同。但是,奢侈与节俭相比,其危害要更大一些。因此,若是需在这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宁俭勿奢。

在物质匮乏的古代社会,奢侈主要发生在君主或大臣身上,没权没势的百姓很难奢侈的,因为他们没这个条件。追根溯源,奢侈来源于人的贪婪和自大。要想过上奢侈的生活,前提是拼命聚敛财富。为了这个目的,君主会增加赋税,盘剥百姓;大臣会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有了财富,他们便会挥霍炫耀,认为自己了不起,继而狂妄起来。由此可见,奢侈是一种罪恶,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道德败坏,也会恶化人际关系,进而使事业败坏。

商纣王就是因为骄奢淫逸而败掉国家的。纣王即位时,商朝还非常强大,但他狂妄自大,贪得无厌。为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欲望,纣王大量增加赋税,把聚敛来的钱财堆满鹿台的钱库,还命人大量搜集珍奇异物,安放在王宫内外。接着派人在沙丘上扩建豪华的宫殿,种植花草,抓来珍奇鸟兽,供他和妃子们游赏玩乐。纣王让人把池子里装满酒,悬挂肉形成林,又让人们光着身子在酒池肉林之间嬉戏追逐,不分昼夜地吃喝玩乐。极度的腐化不仅害苦了老百姓,而且败坏了国家,最终商朝被周武王灭掉了。

节俭是一种美德,对个人来说,它能够让人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金钱,靠勤劳创造自己富足的生活,并且使人们具备应付生活变故的能力。对一个国家来说,个人的积蓄构成了财富,成就了国家的富足。

【原文】

7.3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

孔子说:“君子的心地开阔宽广,小人却总是心地局促,带着烦恼。”

【解读】

旷达的胸怀

真君子都有着旷达的心胸,他们不拘泥于物,既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能够无愧于心,始终坦坦荡荡。但小人则多以私利为重,经常患得患失,心胸狭隘,故时常忧愁烦恼。这便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拥有旷达胸怀,这不仅是人们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一种心态,还是人生修养的一种境界。忧伤愁苦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人们只有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通过艰苦的奋斗,才能获得最终的幸福。但是,人与人之间毕竟还存在着差异,即便是在同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也不尽相同,有人终日乐观愉快地生活着,而有的人则整日里愁苦不堪。

人生在世,几人没有经历过苦恼、失败和困顿?身遭不幸或身处逆境之时,更应该解放自我,放宽胸怀,否则很容易深陷泥沼而无法自拔。若是一味纠结于名利,患得患失,收获的将是一个可悲的人生。这方面,东晋名臣殷浩就是一个典型。殷浩出身名门,擅长谈玄,年轻时声名远播。朝廷多次请他出仕,都被他拒绝了。后来,名将桓温势力急剧膨胀,有夺权篡位之势。当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担心桓温尾大不掉,便请殷浩参与朝政来牵制桓温。在司马昱的支持下,殷浩出兵北伐,希望通过建立军功来抗衡桓温,但因没有将才,接连几年北伐都以失败告终。桓温请求罢黜殷浩的官职,得到大臣们的赞成。殷浩丢官去职以后,表面上从容自如,实际上积郁甚深。在没人的时候,他整天整天自言自语,用手指头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这种神经质的行为,反映了殷浩内心的戚戚忧惧。在斗倒会稽王之后,桓温想起用殷浩,便写信请他当尚书令。殷浩高兴极了,连忙回信表示感激。因为怕回信中有言差语错,信封好后拆了又看,看了又封,反复几十次,最后竟然给桓温回了一封空信。桓温收到空函,大为恼怒,请他当官的事再也不提。殷浩受此打击,不久就去世了。小人长戚戚,殷浩就是这样患得患失的人,一封空函,留下了千古笑柄。

在本章中,孔子道出了君子与小人在胸怀和心态的典型差别,对此,钱穆先生点评道:“读者常以此反省,可以进德。”而南怀瑾先生则对此点评道:“这两句可作为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用以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入编《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众多期刊杂志,并多次参加《中国珍藏邮册》发表几十幅作品。

2011年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编写《海淀诗词》一部。2013畅春斋主杨秀和编写《晓阳书画》一部。同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中国邮政《美丽中国》,《传递正能量,更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中集邮》三部。2014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在瀚海当代拍卖会一副价格以13000元成交,2015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瀚海当代拍卖一副价格以23000元成交。

2015年3月15日,在珠海市参与义卖,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三尺大公鸡价格4000元,四尺对开四字吉祥语价格10000元。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喜爱,上百幅作品在瀚海0起价拍卖中,进入全国20各省市爱好者收藏家收藏。一部分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被日本、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国际友人和老舍茶馆及企业家所收藏。

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一级书法家、国宾礼书画家,杨秀和教授还是瑞典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客座教授,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高级学术顾问。

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获国际英伦奖;亚洲艺术樱花奖;法国卢浮宫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特别成就奖;2015年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美术类金奖等诸多奖项。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如行云流水,落笔似云烟。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又归于虚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