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儿子一起列寒假的计划。这两天一直是40分钟做两张口算,今天拿到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每天需要做3张。我跟儿子说,一共用1个小时的时间。儿子又不加思索膨胀的说,3张40分钟也行。我想起赵丹老师指导时说的“自信源于自知,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于是跟儿子说,依照这两天你做题的状况,平均20分钟一张,我们就先这样定,当你做的越做越熟练,能够达到40分钟3张的时候,再来改时间。现在这样不急不躁,要保证正确率。儿子认同,达成一致。
吃完饭,邜妹这两天要出牙,每吃一口都用手在嘴里扣半天,喂饭变得很磨人。儿子在旁边看着,要抢着给邜妹喂。我跟儿子说,不可以。还没等说完,儿子伸手就端碗给邜妹放眼前,邜妹一巴掌拍在碗里,两个人都被烫到了。我再次跟儿子说,不可以!饭的冷热以及邜邜吃饭时有没有被噎到,噎到后怎么办,这些都是你现在掌握不了,一但发生状况会伤到妹妹,所以不可以尝试。
晚上,邜妹临睡前的家庭欢乐时光,我说今天头疼,晚上不想带邜妹睡觉了,怎么办。儿子先开口,我以为会像之前那样说他来带。没想到儿子说,“如果在晚上10点以前,爸爸带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发微信给我,我帮爸爸拿。”我很意外,马上给与肯定“首先遵守列的计划,10点前睡觉;再来明白哪些是自己能干的,哪些是自己干不了的;还有在能力范围内积极的配合爸爸。善良且自知的宝贝,棒呢。”
看来今天对于儿子“能力自知”这一部分的引导和强化,初见成效。也意识到,这样做儿子会开始建立界限和底线,不被激将而冲动,不因做不到而受挫。我们继续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