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出门经过Pageone在书架中无意看到一本关于当代时装的装帧. 在这本以一个法国设计师的视角,尝试采用通俗手法讲解当代时装概念和历史的书中. 也许是得意于其中文翻译太过晦涩难懂,再加上校对上各种明显的语法错误,才让我在短短一个下午时间里能够专注精力,尝试用中文语法理清其原著的表达逻辑,其实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够看的懂. 直到在最后一章节-30名当代设计师中,无意中看到一段人物简介. 而为了弄清楚这段短短只有不到几百字人物简介背后的故事. 却耗费我最近三周的所有业余时间. 有三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曾经改变了女人的穿着历史,Coco Chanel[可可·香奈儿]、Yves Saint Laurent[伊夫·圣·洛朗]、还有——Alexander McQueen[李-亚历山大-麦昆].
他具有多重身份. 一个伦敦东区出租车司机的儿子,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师的代表. 他的设计风格推翻了传统的讲究和谐搭配的美学精神, 取而代之为修改的、不合比例的即兴并列表现手法. 他把宗教、性爱、死亡、疯人院搬上T台之上, 魔幻与现实、保守与放荡、传统与禁忌是他的关键词. 他也是具有哥特式浪漫情怀[Romantic Gothic], 不断的把死亡、性、黑暗、破坏作为作品元素而饱受争议的时尚界顽童[enfant terrible]. 一个具有在后人眼中口口相传的"挑衅性的天才"...
在我的时装发布会中你能获得你参加摇滚音乐会时所获得的一切 ─ 动力、刺激、喧闹和激情。
--Alexander McQueen
我用了接近三周时间陆陆续续看完MQ大部分贯穿其一生时装Show作品. 每次当光影渐渐在屏幕前隐去之时,背板白色水晶吊灯渐渐亮起, 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沉浸在舞台营造氛围之中,也许本身服装语言以及时代背景音乐代入感极强,虽然光色轮换,但仿佛你也置身其中. 看的越多,内心空洞被撕开的越大,似乎也要把自己吞噬了一般. 当我们在感叹鬼才一般想象力的时候,其实也多少反证了自己内心创造力的贫瘠.
虽然我看完了大部分MQ作品,但当我尝试去总结其风格却感到异常艰难. 有人说MQ的设计是非人性化的,也有人批评他的设计是无法穿着的,甚至有人指责MQ有性虐狂倾向. 但事实上,透过麦昆妖异大胆的设计风格,所看到的内涵却远远超越了它表面的轻佻浮夸、戏谑与厌世. 相反,他用一种自己的方式关心着这个世界. 只是这一切并没有以常人能够接受的平和美好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以向死而生的悲剧美勾人心魄. 这是我在看MQ时装show常常感到惊叹,惊叹其想象力,惊叹其把任何常人无法接受死亡、宗教、性、黑暗作为其创作的素材. 而麦昆想像力来自于他的绝望,他感受的美来自于尽头的毁灭和破坏,他以极致的美与丑引人入胜,让人难忘.
Dress, No. 13, Spring/Summer 1999
1999年春夏MQ时装秀场, MQ在秀场中心放置了两台喷墨机器人,让模特莎洛姆·哈罗(Shalom Harlow)穿白裙,一边旋转,一边被喷绘颜料进行现场创作. 台上诡异而凄艳,台下震惊又晕厥.也让我感到疑惑,MQ整个Show在我眼里就是泼墨相交恣意挥洒一个舞台, 而充满戏剧性的设计,以及极强的舞台设计能力,其实也是MQ在Angels and Bermans,著名的戏剧服饰供应商做学徒时渐渐在后期创作中融入到自己的品牌一种表达风格.
2001'S Voss - [Full Runway Show]
在2001年Voss春夏系列中, 以著名的电影《飞越疯人院》为灵感. MQ将T台布置成关押精神病人的玻璃房. 他让英国著名超模艾琳欧康娜扮演的精神病人,并让她和其他神经病人一起用手抵着玻璃,似乎在控诉着人们对神经病人的压迫与歧视,企图冲出“牢房”,走向自由. 观众甚至能够直接地观察到他们的无助与绝望,并萌生拯救他们的意愿,希望神经病人有一天也能够恢复,被社会接纳,被世人理解,而不是被关在冰冷的“牢房”里.
2006‘s Kate Moss Alexander McQueen A/W 2006
英国首屈一指的超模凯特摩斯因吸毒而被其它品牌弃用时,麦昆高调地起用她做模特. 在2006秋/冬系列的秀场上,凯特摩斯的三维全息影像图呈现在观众面前,她在天桥上盘旋片刻,然后消失,像一个孤独落寞的幽灵,被世界残酷地遗弃了. 但她仿佛又如此遗世而独立,并不在乎世人的评价,只是自顾自地飘荡着,散发着一种空灵的美感. 而使用三维全息影像带来了半透明的效果,似真似幻,若隐若现,让人赞叹不已 . MQ残破却又充满诗意的设计、惊世骇俗却深具信仰的内蕴让世人惊叹.而这段作品展示其实也暗示了麦昆自身愤世嫉俗,不甘向庸众妥协的个性特点. 而这点早在10年前早期作品中就初见端倪.
Alexander McQueen Fall/Winter 1996, "Dante"
在1995-1996秋冬季著名的“超低腰”牛仔系列发布时,麦昆所设计的“包屁者”被质疑是在卖弄性感,他不屑一顾的解释道,超低腰的设计是为了拉长模特的身材比例,而不是迎合低俗的性感。在2001年春夏他又借鉴自己以前的设计,回到了超低腰的设计. 此设计确实让模特上身的比例更长,同时突出了腰和臀的部位,让观众的视线直接锁定模特纤细的腰部和若隐若现的股沟。裤子的剪裁则是简洁而利落的,产生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毫不拖泥带水。但是整个设计并不是以性感取胜的,相反,让着装者显得随意而叛逆,仿佛对他人的看法毫不在意,只顾我行我素。被拉长的上身和相对缩短的下身在整体上具有一种流行音乐的嘻哈风格,裤子落在跨上,短短的上衣让腰部自然而然地露着。当这件作品横空出世时成为业界讨论的头条,MQ说道:“我以一颗唯美的心态在街头捕捉灵感。“
MQ已自己名字作为品牌,我一直疑惑这种风格尝试通过其作品表达什么?
对人性的关注,对女性的关怀 和 对未来世界的关切.
--Alexander McQueen
2009秋冬系列“黑乌鸦”.
2009年Mq作品则游走于两端,时而是羽翼圣洁的鸽子或天鹅,时而是黑暗冷血的老鹰或乌鸦,把人类潜意识中至善与至恶的两极展示给观众. 以一种带有冷酷的现实主义,传达出生命的不公、残酷以及必然归宿. 但是,并不是完全泯灭生命的希望与升华,往往是在绝望之中暗含拯救的希望,衍射出一种生命的敬畏. 暗黑童话般的哥特风格,麦昆像是时尚界的格林兄弟。在他的秀场上,你可以看到森林和女巫,天鹅和独角兽这样超现实的梦幻元素. 与此同时,麦昆的设计却也总是充满了成人世界的黑暗. 骷髅头是哥特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也是麦昆最为著名的设计. 除此之外,羽毛和斗篷也时常出现在麦昆的作品之中。就像原版的格林童话一样,麦昆把性与暴力掺杂进童趣的幻想世界,营造出一个沉重又迷人的诡谲仙境。
MQ是一位天才,在他身上展现出来的天赋可能在一代人里只能出现那么一次. 他所做的事情远远超越了一个服装设计师的职业范畴. MQ的品牌,在短短十几年间跻身一线,它所追求的不只是像前辈迪奥或伊夫·圣·洛朗一样制作高级成衣装扮世界上的女人们,它更进一步去激励时尚中能够拥有成为史诗爆破般的唯美的艺术比例,使时尚可以打破商业桎梏,重塑时尚在社会中的作用。MQ曾说,你得要先洞悉规则才能打破他们,我就是为了保留传统并摧毁规则而来。作为一个极致的浪漫主义者,他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积极地促进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拥护幻想的权利, 扩展了时尚的概念: 超越实用主义的束缚, 也突破了身份、政治的概念。
MQ曾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到:“我知道我在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工作。我经过,但从不停留。”在他像那只金色羽毛的鸽子一样飞向不朽的世界的同时,他已经把打破桎梏的时尚财富留给了这个略显不堪的世俗世界.
2010年麦昆在母亲出世之后葬礼日前一天自杀.
最后我想以youtube上一位国外网友评论作为这篇的结尾:
He is a gift to the world
last edited:2016年02月03日20: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