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做日程管理的习惯,那么现在就打开看看你的时间表,是不是填满了几时几刻做什么的事项,就像学生时代的课程表那样安排着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周。看着满满当当的日程,有时候你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你觉得只有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只有这样你才能觉得充实。可是另一方面,你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悲哀的发现,定好的日程、计划却鲜有完成的时候,效率不高不说,同时,还让自己十分疲惫。
我们常在喊,“时间管理”。你也读过不少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你精于时间管理四象限,什么紧急非重要,重要非紧急。。。。。。对这些你比谁都熟悉,可是就算如此,你的时间还是不够用。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你恨不得多扯出一个小时,一天来完成一直完不成的任务。
时间是公平的,不管你多么的努力,也不会多出一分钟来。
我们谈时间“管理”(注意,这里的管理,我加了引号),其实并不认为时间可以管理。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要树立这么样的一个意识:时间不可管理,时间只能与之为友。
既然时间不可管理,那么为什么就有人明显比自己高效,明明是一样的人生,却能有比自己多得多的建树。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被认为是时间管理的经典,他的一生确实是奇特的一生:生前出版将近70部学术著作,还写回忆录,搜集了13000至跳蚤标本。可他并不是如你想象的,一天只睡4个小时?事实上,他一天要睡足10个小时。
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是精力管理,也许你也发现了: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你超额完成任务;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就算最简单的任务你也要托很久。大多数我们对于”精力“的使用都是直线型的,就是一直做一直做,直到精力不够才休息,我们通常认为”休息“是自己虚弱无法工作的结果;事实上,这样利用精力,也是最低效的,因为这样利用时间直到精疲力尽,不仅仅只是身体疲惫,就连自己的精力也早已经不足(脑力劳动耗竭的能量相对隐性不易于发现,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例证就是,你回到家后易怒和不耐烦的状态)。《暗时间》的作者却告诉我们,即使在休息的过程中,大脑也是能继续工作的,不是有个化学元素就是在睡梦中被发现的么。直线型使用自己的精力,无疑浪费了自己暗时间的使用。
利用”暗时间“需要我们更加主动地休息。精力就像钟摆一样,当摆到最高点的时候,往往都是我们工作最高效的时候,等它在最低点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好好休息,蓄好力才能摆到另一边最高的位置。只有懂得如何停止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加速,讲时间管理不如讲精力管理,也只有他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除了精力管理,相信“积累”的力量也是我们对待好自己时间的一个应有的态度。
采铜在他的著作《精进》中,提出了一个叫“半衰期”的概念。“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的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的越快。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合理利用时间,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在我看来,就是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如何判断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当下做这件事,对我的收益大不大,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上的,也可以是经济上的。二、做的这件事所带来的好处,能持续的时间有多长。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做了这件事对自己当下的好处,而忽略了它能否给自己带来长久的价值。与时间做朋友,就要我们多做收益长半衰期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往往都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持续的给自己带来好处。
李笑来在《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本书中,将“复利”的概念应用到了时间管理当中来。他也提出时间不可管理,可是积累的力量不可小觑。以自己未来想成为的样子,倒逼现在的自己就开始努力,以最专业的态度玩真的(本质上,你也成为了”活在未来的人“);以未来的目标来促使现在自己就开始积累,犹如现在就开始”零存整取“式地往”时间银行”投入一笔存款:虽然一开始很少,增长缓慢;但是,复利的力量,会让它在跨越了某个时间段后,就会呈现出指数式的增长。
如图:
总结下今天的思考:
- 时间不可管理,但是精力可以,主动休息,利用自己的暗时间;
- 成为时间的朋友,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