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周四 雨 14-10度
今天气温又低了,一夜间由深秋跌落至冬春。温差大像心血管病人就得加倍小心了,今儿我收集了一些有关慢性病哮喘的小知。
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哮喘是指包括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等引起的一个症状。狭义的哮喘,则是指支气管哮喘,也称为哮喘病。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强度随时间变化。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
哮喘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同时也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高发于春季、秋季和冬。哮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较常见的是基因和环境。基因就是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亲属是哮喘患者的人,发生哮喘的风险也比一般人高;环境包括尘螨、霉菌、花粉、烟草等。
常见的哮喘误区有:
误区一:气短、咳嗽不是哮喘
气短、咳嗽也是哮喘的症状之一,如果频繁出现气短、咳嗽或胸闷等症状,应警惕哮喘的发生,需要进一步进行肺功能检查。
误区二:家里没有人得哮喘,我也不会得
哮喘并非只和遗传有关,还和环境因素有关,如果长期暴露于过敏原中,或者吸入受污染的空气,也会引发过敏性哮喘。
误区三:哮喘可以根治
哮喘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需要长期控制才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宣称可以根治哮喘的药,应谨遵医嘱,科学治疗。
误区四:得了哮喘就不能运动了
不建议哮喘患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呼吸困难,引发猝死,但是可以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哮喘症状。
千万不能小看哮喘,猝死是哮喘引发的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发病迅猛,病情很快就会恶化,甚至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人就去世了。
那么,哮喘为什么致死呢?主要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一是病情突然发作,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哮喘突然发作,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救治,最终导致死亡。
二是出现特异性超敏反应,对于哮喘患者来说,由于气道长期处于高敏感的状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导致气管水肿或痉挛,引起堵塞,造成窒息或心律失常,从而使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三是出现严重缺氧,主要与患者用药不当,或者出现电解质失衡有关,当出现严重缺氧的时候,就会增加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危及生命。
四是出现闭锁肺综合征,闭锁肺综合征是由于患者过量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或者具有兴奋交感神经的气雾剂,导致支气管痉挛严重,从而引发持续性哮喘,最终导致死亡。
除了最严重的情况“致死”之外,哮喘还会给身体带来其他不同程度的危害,比如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使运动受限、导致睡眠呼吸障碍、无法从事体力劳动。
此外,还会引发气胸和纵隔气肿、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等疾病,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危害身体健康。
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尘螨、花粉、烟雾、霉菌等。
2.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定期清洗家里的空调,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也不要在空调房内外频繁走动,以免对造成较大的刺激。
4.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要及时打开抽油烟机,同时远离二手烟、三手烟。
5.雾霾天尽量避免出门,如果必须出门,一定要佩戴好防护口罩。
6.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想要改善哮喘,最好遵循这4个饮食原则
饮食对哮喘的影响也很大,因此,要想控制哮喘,改善病情,就要牢记以下几个饮食原则:
1.少吃生冷食物,生冷食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容易导致哮喘发作。
2.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使呼吸道黏膜红肿、充血,导致哮喘发作。
3.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呼吸道。
4.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还可以预防呼吸道黏膜受损。
哮喘不仅仅是咳嗽这么简单,当哮喘发生的时候,生命也在鬼门关徘徊。所以面对哮喘,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做好积极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