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文集《米开朗基罗的摩西》阅读大纲

弗洛伊德《米开朗基罗的摩西》

文章阅读大纲

第一章艺术家对“米开朗基罗的摩西”的众说纷纭

关键词:数十位艺术家的评语、米开朗基罗的摩西、汤德的论述

精彩段落:

汤德提醒我们,“这尊雕像是米开朗基罗计划完成的六座中的一座,原是打算雕尊坐像。这两个事实都证明米开朗基罗并不打算以此雕像记录某一特别时刻。因为按照第一种构思,即塑造一组呈坐姿的人像计划——以表现充满活力的生命(vita activa)和冥想者(vita contemplativa)——就排除了这尊雕像意在记录特殊历史事件的可能。根据第二个事实,即表现一种坐像姿态——此乃整部雕塑作品艺术构思的要求,却与历史事件的性质发生矛盾,即与摩西走下西乃山来到营地的事件相冲突。”

第二章对雕像摩西的细微探讨,对汤德论述的假设与推导

关键词:右手与胡须的关系、模拟右手拿十诫的动作、猜想和论述、5张草图、阶段1平静与阶段2高度紧张

精彩段落:

和米开朗基罗同时代的孔迪维说道:“摩西,这位希伯莱人的导师和领袖,以一种冥思哲人的姿态坐着,右臂下夹着《十诫》法版(Tables of the Law),下巴支在左手上(!),就像一位疲惫不堪又心事重重的人。”在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塑像中根本看不见这种姿态,但这种说法几乎精确无误地描述了第一幅草图所支持的观点。卢布克及其他评论家共同评论:“他深深地被震动,右手抓住飘荡的美髯。”如果我们看看现存雕像的复制品,就知道这种说法不正确,但就第二幅草图来说却是适合的。

第三章探寻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制作摩西的意愿

关键词:雕像摩西的三个情感层次、《圣经》中《出埃及记》原文、米开朗基罗摩西的性格偏离了原著摩西、超人的内涵、朱利叶斯二世与米开朗基罗、警示与升华、

精彩段落:

这一点上朱利叶斯二世和米开朗基罗有类似之处:他们都想实现伟大辉煌的目标,特别是在宏伟的设想方面。朱利叶斯二世是一位果敢坚定的人,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在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之下统一意大利。他想独自奋斗,一心想把几百年来没有发生的奇迹变成事实,后来通过联合外国武装才了其夙愿。在任教皇的短暂时间里,他独断专行,飞扬跋扈,并采取了些过激的暴力手段。他欣赏米开朗基罗和他同属一个类型,但他却动辄发怒,根本不去考虑别人,这使得艺术家变得机警谨慎。艺术家本人也感到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意志力,作为一个更为内省的思想家,他可能还预感到了他们两人命中注定要遭受失败。于是他在教皇的陵墓上雕刻了他的摩西,以示对死去的教皇的谴责,同时也作为对自己的告诫。通过这样的自我批判(self-criticism),艺术家使自己的人性得到了升华。

第四章英国人劳埃德小册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

关键词:劳埃德所认为的右手与胡须的关系、艺术家和诠释家

精彩段落:

倘若我们俩都误入歧途又该怎么办呢?如果我们采取过于严肃、极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艺术家并不在乎的细节,这些细节是他随意加入,或者为某种纯形式的考虑来设计,并不带有任何潜藏的意图,那又会怎样呢?如果我们同许多诠释家的运气一样,自以为把问题看得很清楚,而艺术家却有意无意都没想要表现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在教皇的要求下绘制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
    Lady韩小茹阅读 4,112评论 1 4
  • 当我们在谈论米开朗基罗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随着《神美.米开朗基罗》大展来到上海,矗立在雄浑的全身大卫模塑像...
    玲珑一叶阅读 2,672评论 2 2
  • 我们面对面,然如同置身于两个平行世界,咫尺却天涯。假性亲密关系的防御机制好像让我失去了爱的能力,不论是爱还是被爱。...
    张鹿鹿阅读 120评论 2 1
  • 没有钱的舒服是假舒服,不能实现理想,自由更是没有,连生存都是问题,关于理想与现实是很繁的命题
    传说_阅读 53评论 0 0
  • 文/刘河秀 1、 前段时间和高中时期的闺蜜小Z一起吃饭,面对一桌的美味佳肴,身为吃货的她竟然无动于衷,我当时非常困...
    刘河秀阅读 518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