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志,心独行之术。
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
神没神于至诚,明没明于体物,吉没吉于知足,苦没苦于多愿,
悲没悲于精散,病没病于无常,短没短于苟得,幽没幽于贪鄙,
孤没孤于自恃,危没危于任疑,败没败于多私。
译文(稍有修改)
那个志向呀,是能够承受孤单笃定前行的方法。(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感觉有志向之人不会感觉到孤单,原译文是: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写着写着,觉得有点鸡生蛋蛋生鸡了,坚定笃行的称为志?先有志还是先有笃行呢?呵呵,不管怎样,志向确实是坚定、笃行的,也能保障你能坚定的走下去、不畏惧孤独,哈哈哈。
《周易》中有一句话:“素履之往,独行愿也。”译文:保持自己纯朴的本性,不失本色地谨慎行动,专心努力想去实现自己的意愿。
最优/正确的方法(长(chang,二声),莫过于深思多谋;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最快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最神奇的效验,莫过于用心至诚;最高明的做法,莫过于明察秋毫;最吉祥的想法,莫过于安分知足;最痛苦的状态,莫过于欲求太多;
最悲哀的情形,莫过于心神离散;最麻烦的病态,莫过于反覆无常;最糟糕的缺点,莫过于不当而得;最阴暗的行为,莫过于贪婪且卑鄙;
最孤独的念头,莫过于目空一切;最危险的举措,莫过于任人而疑;最失败的行径;莫过于自私自利。
这里指出了行动的指南,如何去获得快乐,怎样会陷入困境,有了指南就能指导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得到内心的宁静。
人生最难的就是选择,所以这一章可谓给了你准则,智者这么早就给出了这些智慧,我们之福。
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神没神于至诚,明没明于体物,吉没吉于知足,苦没苦于多愿”。那些有信仰的、感受过特别时刻的,应该是至诚之人,怎样才能真的吉祥快乐?多体悟现下自己所拥有的,感受满足的快乐,而当求而不得的事太多,如何过得好这日子?
特地查了一下“秋毫”的意思,大体知道,就是想更清楚的理解。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细致入微的观察会给很多信息的吧,也能感受到变化,这是生之迹象。
世界很大,需要有所取舍,自己的世界也不小呢。无论世界多大,人的需求是有度的,如此快节奏的当下,每天上赶着去做事情是体会不出活着的快乐的。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说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把自己活明白就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