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上十四个小时,途径大平洋,阿拉斯加冰山。沿途看到了日出、月圆之夜、日落美景。飞机快落地时,又被蒙特利尔的夜景迷乱了眼。
飞机上俯瞰,黄色的灯光有序联结,时而镶嵌白色的灯光。每一束灯光圆圆的,发射出耀眼的光芒,整个城市像极了一个黄金矿。飞机已经贴进地面,灯光、房子、道路、汽车,看得清清楚楚。在我惊讶机场附近怎会有如此繁华的居住地时,飞机已经稳稳地入地了。
可可担心我不会填入境卡,本想让爸爸打印一张空白的,帮我填好,让我在飞机上照抄。最后由于未事先打印而没准备。飞机落地前,乘务人员说,入境卡不用在飞机上填了。到机场了,在机器上填写。
飞机落地,跟着一群人出去。工作人员引导我们,一人一机,填写入境信息。
我找人帮忙。得知机器里有中文填写,就放心自己填。
入关。我被指向去一个窗口,工作人员用英文问我,我能听懂意思,可是在表达时,真是词穷,只能出现单个的词,而不能连接成句子。工作人员用尽量慢语速重复,非常耐心,我觉得为难时,只能以微笑面对。
一行人都被叫到小房间坐下。一位工作人员用中文说,因为你们出来十二天,不能说来“学习”的。因为“学习”的时间太短了,你们得说来“旅游”。因此,需要在打印的入境条上盖章,然后发还护照再离开。
工作人员把我们安顿好坐下,他们就开始敲章,呼喊名字,发还护照。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做,看起来很是休闲。一个女的工作人员,站得比比挺,高声地念名字,可惜我们都听不懂。我想去拿护照,由我来发。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只能由她一人发。然后喊名字,没听懂,就把名字给我看。我用中文呼喊,她学一遍。然后仔细核对照片,亲自发还。整个过程充满欢乐。慢慢地,她喊得越来越准确,已经不需要我来帮忙了。没喊对一人,她都很兴奋地做“成功状”。有一次,她喊的名字像某某人,我就唤某某人过来,结果不是。工作人员又瞪了我一眼,作出“不信任装”。
这么一个严肃的等待过程,就被这个可爱的工作人员搞得轻松自在。我们一行人耐心等待。最后,工作人员让我们大部队离开,留下一个会英语的领队解释。
拿行李。到出口。顺利和导游会合。导游是中国人,他乡遇国人,格外亲切。我本来未悬着的心就更踏实了。
一辆汽车来接我们,黑夜中看起来车身是银色的。车身很高,车头很小,酷酷的车型。一行人上车,看到“贵宾”二字,颇感荣幸。室外体感寒冷,但还是可以忍受,据说零下四十度左右。我穿着上海出发时的衣服,感觉不太冷,毕竟有车子接送,在户外的时间比较短。
到了一家中餐馆:福满楼。一桌菜已经摆好,等待我们入座了。菜肴很丰富,菜量很大。我最喜欢吃西红柿炒蛋。满满的西红柿哦,糯糯的,拌饭特别可口。这盘西红柿我居然吃出了牛肉味道。大家的战斗力明显不强。经过飞机上三顿大餐的袭击,我们的胃,战斗力明显下降。
坐车去宾馆。房间很干净,很宽敞。床高高的、软软的,有古典气息。房间里很温暖,穿件秋衣秋裤就行,体感舒服,不觉得干燥。床上没有棉被,一个床罩,下面一条薄薄的毯子。我把厚羽绒服盖上面,正正好。房间里没有烧开水的,聪明的导游用咖啡壶煮了一杯水。
空调声音很响,我想到了耳塞。这个小小的东西,成了助睡眠利器。
我们当地时间下午八九点进的宾馆。我十一点钟睡下。两点醒来,异常清晰。就写下了上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