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向来是评价餐馆的重要标准,而从服务于餐桌礼仪的传统西式服务,到近年来风靡网络的超贴心“海底捞”服务,究竟哪一种更符合流行风尚,堪为“服务之星”呢?
尽管我没有去过海底捞,但我曾去过一间与她服务风格相似的“新秀”餐馆--摩打食堂。这一家餐厅以“最地道的广州日料”为口号,可惜大众对其餐品水平的认可程度远不及对其服务水平的认同度。从餐前排队时准备的零食饮品,上菜前细心准备好的湿纸巾,免费开胃小菜,到用餐过程中充满仪式感的现场炙烤火舌,还有最后的意见咨询以及福袋赠送,确实是细节满满。我们用餐的那一天,还“有幸”看到餐厅中生日的顾客被服务员排成队,带着头套,端着小礼品前去贺生,在其他顾客或惊讶,或好笑地注视下优雅地社会性死亡。
尽管我其实不大喜欢过于殷勤地服务,认为陌生人之间须有一定的距离感,但在这次用餐过程中却也有两个服务的小细节戳中了我。一个是刚入座时,在每一套碗筷旁摆放着的透明塑料小袋,专门用于放置顾客的口罩,还有专门的封口,可以将塑料袋封好避免污染;而另一个细节发生在我不小心被酱油弄脏裙子时,我问服务 小哥可否给我一张湿巾,而他不仅麻利地拿来了湿巾,还贴心地教我如何才能让裙上的污渍迅速被抹去而不会留痕。服务的主动性,我确实看到了。
其实,放口罩的密封袋其实并不是摩打食堂的独家专利,在之前的一家火锅店里我也曾见过这样的布置。袋子的成本不高,但是却让我真切感受到餐厅有站在客人的角度进行服务。
而西餐厅的服务,却是另外一种风格。侍者们会细心地帮你摊开餐巾,耐心地介绍每一道菜,甚至在餐桌中间摆上香薰蜡烛,但却不会在餐盘旁放上一个塑料密封袋。
对比起网红店“们”,传统西餐厅的服务主要是为餐桌礼仪与仪式感服务,而这些饱经中国本土文化熏陶的餐厅无论是主打何种菜式,服务都带着中国传统的熟稔与热闹,也就是所谓熟人文化。事实上,服务需要贴心和热情,却也不可或缺距离感,个中平衡如何掌握实在是一门艺术。
不过服务终究只是添头,一间餐馆水平如何还得看餐品质量,否则在雕梁画栋里吃那两毛钱的窝窝头,不过也只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罢了。抓住重点,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