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显
也许你忽略了问题中隐藏的机遇而不敢前进
规则也许在某一天就被你打破了
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屡败屡战怎么办
要对自己做一番分析和思考
这几件简单小事或许能改变你的人生
请时刻准备着
【请干了这7碗鸡汤】
他坐在房门紧闭的教室里面,椅子被固定在地上,两眼直视前方,为了通过不久之后的测试,匆忙记着笔记.
待到考试前背诵老师在书中选定的段落,自己想办法消化里面的知识,为了考试。
你坐在单位宽松的办公室里,桌上放着一本题库,心思想着别处,为了准备接下来的单位考试,懒散地划着重点。
边划边犹豫着要把题库剪辑下来待考试时藏在手心,还是花点时间把它背下来,虽然这考试是形式主义化的。
这是正儿八经的考试,但我们人生却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因为它是一场开卷考试,并没有提前给我们准备好答案。
试卷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简答题的参考答案范围也就那么大,连高考作文都是套路满满。
但在社会上,一个问题通常会有很多个正确答案。
我们就是自己的老师,看自己从什么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判断自己需要了解什么,从哪里寻找信息,以及怎样才能掌握这些信息,才能算把人生这场试考好。
▼
——【1】——
也许你忽略了问题中隐藏的机遇而不敢前进
总有人不喜欢安逸,总有人喜欢折腾。
有些人不想大晚上的闷在家里看电视,于是跑出去组建学习型的社群,开始丰富自己的社交;
有些人本来就是内向且闷骚的人,不善于沟通的他却在某一天为了突破自己而选择去学习演讲;
有些人觉得打工没意思,便做好了该有的准备,直接辞职出来创业了。
这些都属于瞎折腾,好好的舒爽不享受,干嘛要破坏现状,去尝试另外一种可能?
因为他们跟随自己的心声呼唤。
有些人很擅长发现并挑战既有现状,他们探索寻求创新方法,解决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挑战合理性和可能性的界限。
几年前,我有过出国留学或者工作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和机会,根本就不敢去考虑。
几个月前,我的一位朋友放弃了国内的舒适,离开祖国,因为WHVer,自费自力跑去新西兰开启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而她仅仅因为考试和办理签证就折腾了大半年,周转而又波折。
我问她是如何做到的,她说就想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为了梦想。
途中遇到关于考试和签证太多问题,就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而这些问题在不经意间遇到WHVer这样的机会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她终究还是做到了。
她敢于在异国他乡开始全新的生活,准备辛勤开辟通往未知疆域的新道路。
然而我们往往只是畏惧地在一旁观看,没想过自己也可以迈出同样的一步。
其实,我们每天都能挑战自我,解决的问题越多,因为有了成就感和满足感,面对问题的信心就越强,技巧也就越熟练,甚至也越容易将问题当做机遇来看待。
朋友她本就没有任何自身优势,问题到来的时候,她想到的不是我做不了,而是觉得不如把她当成是一次机遇,应该怎样去解决。
一个具有挑战精神的人,一定是能够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机遇的人。不论问题大小,他们会用一些方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但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能把问题看成机遇呢?
因为懒,因为我们疲于思考,因为我们习惯于只是把问题看成是问题。
大部分人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问题似乎无法解决,因此忽视了那些有创造性的方法,即使这方法摆在眼前,也都被他们错过了。
态度也许是决定人们成就几何的最主要因素。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困难,颠覆固有的传统设想,做好挑战一切的准备。
敢于想,敢于破,问题就能变良机.
——【2】——
规则也许在某一天就被你打破了
所谓规则,是人类的行为为了适应个人、种族或者社会的需要而设定的。
人们总是给自己创造规则,用这些规则编织牢笼,把自己限定在特定的角色中,看不到无限的可能性。事实上,我们还经常在别人的怂恿下自己给自己定规则。
总有人在你耳边劝诫这个不能去、那个不能试。
当你想出去旅行的时候,有人跟你说外面天气不好或者当地正在战乱;
当你想买一件心仪的东西时,有人跟你说这件东西太贵了,不值得;
当你没想过要捐钱的时候,有一天某地出现灾难,慈善机构要逼着你捐。
是的,这些可以称之为规则。
逐渐地,所有这些规则会融入生活。
人们常常会思考自己能干哪些事,然后主动或被动地划定一些无形的界线,要不被他人限定,要不被自己限定。
就干界线以内的事,而这些界线往往比社会准则规定的限制还要多。
我们从自身职业、经济收入、出门起居、教育问题,甚至是算命等多个方面自我设限。
所有限制都把我们禁锢在某种固有假定中,这些假定有自己是谁、我能干什么,等等。
就这样,有些人经常把问题禁锢在狭隘的框架中,他们不会重新审视问题,也不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问题。
其实规则不能限制我们,根本没有所谓的坏点子,或许我们连想都没想过,也许自己能把最烂的想法改造成最好的,只是我们没去尝试。
很久之前有个人想了个点子,想创造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当时那个年代里谁会信啊。
结果呢,他做到了,至于是谁,又是怎么做到了,大家心知肚明。
在没有经过分析和实践之前,不要去决定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
不要害怕走出舒适区,学会正确地藐视所谓不可能的事,彻底地改变陈旧想法,规则往往是用来打破的,俗话说“与其请求许可,不如恳请原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多数规则就像是位于最低层的公共管理者,把那些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人限制在界限以内。
常有新办法可以绕开规则行事,得以跳脱传统的条条框框,另辟蹊径达成目标。
待在既定轨道上固然惬意,但你不觉得,探索转弯处的奇妙世界会更为有趣吗?
——【3】——
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1)看见近在眼前的机会
慢慢地,我逐渐发现世界上的人分两种:一种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先经过别人允许,另一种人则自我批准。
也就是说,一些人从自己身上找动力,另一些人等待着外部力量把自己推向前进。
就看你选择成为哪一种人了。
(2)转化技能为自己创造机会
从一个领域跨越到另一个领域的最佳方法,就是弄清如何转化个人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其他人也许看不到两个领域的相似性,因此我们要做的只是让这些相似性凸显出来,而后迅速在另一个领域达到适应和发展,用建设性的方法填补其他人绕道而行的空缺,并且为自己创造机会。
这样我们离脱颖而出就不远了。
(3)通过尝试,能快速获取反馈。
别因为金钱、因为别人的看法,而不敢尝试。
你连试都没试。
尝试也不费多少精力、资源与时间,即使解决方案不正确,为此付出的成本也不高,这时候只需从头开始,继续尝试,直至找到正确的方案。
(4)如果你想成为领导者,就应当主动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
放手让自己去做,环顾四周,寻找组织中的缺口,争取想要的职位,设法运用自己的技能和经验,最重要的,是主动迈出第一步。
周围永远都有等待被发掘利用的机会,不要再坐等别人邀你,不要再对身边的机遇视而不见,要学会主动把握。
而主动把握是需要努力、干劲和动力的,这些能力正是领导者的宝贵资本,能让我们有别于等待别人提拔的平庸之辈。
(5)超级精英是怎么行动的,他们打破自己对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升到高位的人比周遭的人工作更努力,精力更充沛,前进的动力也明显更强。
同时懂得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建立个人影响力。他们不甘心任由历史改变自己,反而,他们想要设法改变历史。
成就非凡者的最大同盟者是其他人的惰性和不作为。
——【4】——
屡败屡战怎么办
有些人很少敢于冒险,害怕连自己固有的能力也失去;而有些人则敢于冒险,倾向通过更努力地工作达成目标。
敢于冒险的人乐意尝试新鲜事物以增强自己的能力,还在尝试过程中不断学习全新的技能
(1)从未失败过只能说明承担的风险还不够。
有些人害怕失败,认为失败造成的不良影响过大,以致于他们根本不愿意冒险。
要亲自动手,不断尝试,屡败屡战,不然的话,几乎学不到东西。
不能指望读完规则就会踢球,研究过乐谱就会弹琴,看了菜谱就会做饭。
轰轰烈烈的失败好过平淡无奇的成功,失败不能避免,成功的关键不是避开每颗子弹,而是被击中后能够迅速恢复。‘
(2)学会适当的放弃
知道精力是不是花在可能有回报的事情上非常重要,这是人生最大的挑战之一,开始的时候拒绝比到了最后才拒绝容易得多,因为大多数人在遇到投入太多的时候会下意识认定难以放弃。
放弃说明局势在你的掌控之中,我们想什么时候离开就能什么时候离开。
我们不需要成为自己的囚犯,把自己困在无法施展手脚的地方。但这不代表放弃是件容易的事。
放弃的好处是,放弃之后,我们可以从头再来,像一张白纸。
——【5】——
要对自己做一番分析和思考
(1)除了热情,你还需要了解自己的才能,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衡量你的才能的。
(2)花时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想法,找到个人爱好,技能和市场的契合点。
(3)做周遭其他人都做的事,是理想的行事方式,但是这种想法的局限性非常大,无益于我们探索充满各种可能的世界。
(6)分析风险情形时,应当确定一切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尝试算出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并且必须为每种结果各制定一个周详的方案。
(4)在制订职业规划时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与那些最优秀的人才共事,这样才能增加在职业发展中遇到好机会的几率。
杰出的人才会彼此支持,建立有用的人际网络,并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机会。
——【6】——
这几件简单小事或许能改变你的人生
(1)对别人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会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2)请记住,世界上只有50个人。我们生活在这么小的世界当中,不管这样,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声誉是最重要的资产。
(3)双赢永远是可能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种既利己又利人的策略,要比单纯地同别人竞争有效得多。很好地利用他人创造的方法和资源。
(4)帮助他人是一门艺术,不要小看助人为乐。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思考如何战胜别人,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之上,这种思维导致我们很少去帮助别人。
(5)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最多只能做好三件事情。
——【7】——
请时刻准备着
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就意味着要时刻做好准备,让自己比预期做的更好。
与此相反,如果总是按照最低标准,用最少的精力去做事,无异于自欺欺人,也剥夺了自己的机会。
借口都是没用的托辞,都是些不相干的事情。
我们只是想用借口掩盖自己没有努力去做的事实。无法完成目标时,责任全是自己没有努力。你的命运最终掌握在你自己手里。
自己决定看世界的方式。去筹划属于自己的将来,去测试自己的能力极限。
敢于把自己从既定的生活中拉出来,你会发现最有趣的事情往往发生在你偏离既定道路的时候。
▼
20多岁,正值青春的我们被社会赶鸭子上架。
总有人在我们耳边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在自己的内心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并去履行它。
成就非凡者的最大同盟是其他人的懒惰与不作为,既然如此为何不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抱着成长的心态,勇敢地去冒险,敢于打破常规。
当然,想到和做到是隔着巨大鸿沟的,我们得先主动去做。
如果未来是确定的,我们还会憧憬更美好的明天,期待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