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宫廷御液酒

估计70、80后的看官马上会接下一句:“一百八一杯”......再老一辈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原因很简单,在那个信息还没有“爆炸”的时代,收视率堪称神话的春晚,绝对是流行语的重要发源地,而且寿命比现在的所谓网络流行语要长得多。


至于90后和00后,就不强求了,也没必要强推所谓的“情怀”。因为就算不知道这个“段子”是怎么回事,也不耽误看懂本章的内容。

之所以用这个标题,一是因为它和本章内容很应景儿;二是有点私心,打点儿回忆牌、情感牌,和差不多同年代的看官们联络下感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吕雉的成功对当时民间广大妇女同志有多大影响无法考证,但有一点是有据可查的,那就是汉帝国的后宫从此不再沉默,在各类史料上“出镜率”极高,有的时候把宫里唯一一个男人(时任皇上)的“戏份”都给抢了。

虽说吕老太后的成功不一定能复制,但也没说不让模仿呀!

来吧宫里的姐妹们,还等什么呀!


所以只要详细对比各朝各代史料,你会发现就属西汉的这杯“宫廷御液酒”最为醇厚,回味悠长!


第一个吃螃蟹者——戚美人


这位吃蟹女子真名叫戚懿,本来在山东定陶小日子过得不错,也算是殷实人家的小家碧玉,结果被大杀四方一路打到山东的刘邦先生给“偶遇”了......

那就别矫情了,跟着洒家,让你感受另一种活法。


按理说这是好事呀,在大汉后宫一路晋升最后混了个高级职称“美人”,地位仅次于皇后,还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刘如意,不出差错至少是一个郡王,这娘俩的人生幸福满满呀!

可叹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可悲的是:生不逢时,选错了对手。

在吕皇后还活着的时候就敢“点海鲜”,勇气可嘉!

关键是你拿什么跟人家吕雉斗?人家号称“钢铁侠”你难道不知道吗?(详见上一章:王的女人)

奈何BOSS(刘邦)就宠我?

可能是真的,但是你的BOSS更怕钢铁侠呀!

俺有儿子刘如意,正宗龙种呀。

龙种!好怕怕呀!好像人家吕皇后也有呀!


如果把脑袋缩到裤裆里老实地在那趴着,或许会有活路......

如果当时就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刘如意上位的问题也不大......

如果吕雉能早点嗝屁,那就更不用说什么了......


可历史没有如果!


自从这位戚懿女士开始撺掇刘邦多“关心”一下刘如意的那一天起......

结局就已注定!!!

一个被外遇、被宠幸的半路“入伙”者,老板的二奶而已,想撼动原始合伙人兼“名誉董事长”吕雉的地位,别说董事会能否通过,其他小股东能答应吗?征求少东家(时任太子刘盈)的意见了吗?


可能这位戚美人早就把自己的性命豁出去了,毕竟这“螃蟹”的美味太诱人了,只要儿子“君临”,老娘不就“母仪”了吗!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那位正宗龙种的皇子刘如意最后也没活成,完全错判了形势。毕竟在吕雉眼里,这个所谓的龙种,和那些坐拥雄兵的异姓王韩信、彭越比起来,又算哪根葱,调味都嫌不够粗。

试错,是要分场合的,有的错误只要一犯,误完终生误子孙啊!


金屋藏娇——王娡与刘嫖

这个桥段怎么看都像小清新、小浪漫路线的,老衲也本想通过一个萌萌哒的小制作,给沉重的历史和血雨腥风的大汉王朝减减压。


可结果呢?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又是一部标准的“宫廷大片”,还是“多女主”的重头戏,唯一一个男性“小童星”刘彘(刘彻曾用名),都沦落到打酱油的地步,至于后来的汉武大帝那是另一部大片了,在这里刘彘完全算是“友情出演”。


其实金屋藏娇的具体情节并没有官方史料记载,而是出现在班固的志怪小说《汉武故事》里,

【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说完全杜撰的也不对,毕竟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确实是馆陶公主女儿陈阿娇,也就是剧本里金屋要“藏”的那位。从历史结果论的角度来看,不影响引用的合理性,况且这里面的“女人戏”和本书主旨太过契合,实在让老衲欲罢不能。


第一个出场的是刘嫖女士。


各位看官是不是感觉这个名字很奇葩,反正老衲总容易往“那方面”去想,叫这个名字的居然还是个皇族,不禁想起了一个相声段子里的梗——爱新觉罗·筐。


名字是爹妈给的,咱就别唧唧歪歪的了。

真正劲爆的是刘嫖的身份

——长公主。


她爹汉文帝就不用说了,关键是她亲妈窦太主也是汉景帝他亲妈,也就是说她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大姐,下一任皇帝铁打的亲姑姑(无论哪一个大侄子接班)。


注意,括号里的内容很重要,决定了刘嫖这一代稳固的地位基本牢不可破,铁帽子皇姑!

至于下一代呢?比如亲闺女陈阿娇,那就不好说了!起码铁帽子是别想了,连皇叔都不敢想得太远得过且过,更别说皇姑了。


那怎么办?


成功案例就在眼前,本朝前辈吕皇后高瞻远瞩,下手狠辣利落,才成就了文景之治。老娘我就算没有吕后那样的手腕和力度,保不了大汉千秋万代,怎么着也得保住自己和婆家(陈家)几代荣华富贵吧!最起码混个陈氏家族好媳妇的荣誉称号。


看来眼光只停留在我这位皇上弟弟(汉景帝)身上是不够的,还得看远一些,下一任皇帝叫我大姑这是肯定的了,如果下下任皇帝还能叫我一声姥姥......。

那画面......做梦都能笑醒


我看行,就这么办了!!!


回头一看家里那个小妮子陈阿娇,好像年纪尚小,不过没关系,当今太子也没到青春期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岂不是更浪漫......


不知各位看官是否注意,老衲一直说太子,可没说太子姓甚名谁,是时候请出另两位重磅“女主”登场了:


一位是栗姬女士。


官方正式的身份是汉景帝的美人之一,美人这个“职称”大家一定不陌生,上文吃螃蟹的那位戚女士也是,只不过不是一个老公而已。

其实从称呼(栗姬)就可以看出来了,史书上连个真名都没混上,不是失败者也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比如虞姬),她能在剧本里出现,完全是托了儿子刘荣的福,这位刘荣就是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也是刘嫖女士精心策划的那部两小无猜“感情戏”的第一任男主角。有意思吧,“金屋”的正牌屋主竟然是个后补演员。


另一位是王娡女士。


职称嘛没啥新意,也是汉景帝的美人之一,和栗姬算是平级,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位王娡在史籍中有名有姓了,按经验判断,应该是大人物或成功者,史书篇幅有限,不可能什么阿猫阿狗都往上整,想留个名,门槛是极高的。她能搅和进来也和儿子有关,她儿子刘彘和刘荣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必多言,更讽刺的是他两还是“发小”,扎心了老铁的那种。


三个女人凑齐,按国人的经验,妥妥一台戏要开场了!


刘嫖一开始并没有搭理王娡,估计连正眼都没给一个,她的目光都集中在当时的太子刘荣身上,当然了,也得和太子他妈栗姬搞好关系。不知道是那位小阿娇长得太磕掺,还是栗姬和这位大姑姐唠不到一块去,反正这位栗美人横竖看阿娇都不顺眼,俺们家太子爷怎么能凑合一个这样的呢!


热脸贴了个冷屁股,窝火是肯定的,女人这时候最需要有个知心人安慰一下了,这不,王美人及时地出现,这还不够到位,最关键还带来了另一个特殊人物,也是位正牌皇子——刘彘。

更应景儿的是,这刘彘和阿娇小妹妹的“过家家”游戏还玩得很嗨,玩着玩着就做出了“金屋藏娇”的小承诺......


童言无忌,奈何听者有心。


不论是按惯例还是按当时的地位差距,王美人都应该主动一些的,说蓄谋已久也好,顺水推舟也罢,促成这门亲事百利无一害,为什么不呢?

至于刘嫖女士,估计是做了一阵心理斗争,权衡各方面利弊,都是亲侄子,好像当时也不亏,至于以后嘛......


以后的事已经在各种史料里写明了,那就是刘荣被废,他的发小刘彘上位。老规矩,怎么被废的老衲就不研究评价了,只在这里分析一下这三个女人的作用。


栗姬女士肯定是那个最失落的,但不是最冤的,不懂生存法则,不知道收敛和隐忍,公然得罪长公主,那杯“宫廷御液酒”注定无福消受。


刘嫖女士在废太子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没有准确记载,但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落井下石不好说,煽风点火那是肯定的,因为她是得利者而且还有这个能力,当大姑是不够的,还要准备当下任皇帝姥姥呢。只不过她还不算最大得利者,因为最后姥姥没当成(详情下文分解)。


最大的得利者是王娡女士,从青史留名就可以看出来了,不是每个后宫美人都能“签”名的,说凤毛菱角一点也不夸张,刘荣他妈(栗姬)差一点就上位的都没混上这个待遇。

而且王娡这个女人也不只是能忍那么简单,如果不是她儿子刘彻(也就是刘彘)后来完全掌控朝局,彻底堵死后宫这条路,她是要铁了心的模仿那位吕太后的。


长门怨妇——陈阿娇


三个“女戏骨”表演完了,可以说算是演技精湛、德艺双馨,别忘了还有两个“童星”呢,特别是那位女童星陈阿娇小姑凉,按本书的套路,岂能轻易放过!


这位大小姐是标准的“二代”,不但含着金钥匙出生,还留下了“金屋藏娇”的历史佳话,可以说已经“满身尽带黄金甲”了,如果评价“含金量”最高的历史人物,恐怕无人能及这位小阿娇。


有意思的是,如此金光闪闪的小姑凉,当年的栗姬,也就是废太子刘荣他妈,愣是没看上,生生把一部已经排练好的感情戏给改编成了宫斗戏,而且他们娘俩一败涂地永不超生,直接领了盒饭。


这代价未免有点太大,不过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分析出来,这个陈阿娇应该是有问题的,可能问题还不小。因为栗姬不可能傻到不知道长公主的庞大势力,但凡这儿媳妇稍微过得去,也就凑合着过了,不会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和刘嫖撕破脸。


看来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大多数女人确实眼光不那么长远,只顾着看自己儿子哪哪都好。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王娡,她不可能看不出小阿娇的毛病,但是她还看透了另一个关键点,只要儿子能上位,女人又何止这一个。

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成功的女人,她们一定有过人之处。


如果在这讨论刘彻和陈阿娇是不是真爱,好像有点扯淡,毕竟咱这不是言情小说。

但有一点是能看出来的,刘彻一开始并不是很讨厌这位皇后,起码该有的夫妻情分还是过得去的,咋说都是初恋嘛!可能阿娇无法避免那些二代恃宠而骄的通病,但对这位老公还是尽心尽力的,特别是在刘彻执政以后和幕后人物(窦老太主)发生冲突时,她坚定地站到刘彻这一边,并借助娘家的力量化险为夷......

只要两口子能互相扶助好好过日子,啥真爱不真爱的,扯那些臭氧层子有意思吗?


普通老百姓可能是这样,皇家不行!

别忘了咱们这是“宫廷御液酒”,和那些散装老白干能一样吗?


有两个“坎儿”陈阿娇女士是绕不过去的!


第一个坎儿是肚子不争气——


后宫的女人,不怕男人乱搞,也不怕男人短命,最怕的就是没有一儿半女,这是最致命的,关系到“可持续发展问题”。

有皇子或者公主的嫔妃,相当于有了“社保”,就算老头子先嗝屁了,基本生活不会太大影响,如果儿子接班或者招了个牛掰的附马,还倍儿有面子。

如果到老头子蹬腿了还是孤家寡人,那就不太好说了,除了娘家有面子或者有点人缘的,大概率是要住冷宫睡凉炕的,供暖费都没人给交。


陈皇后倒不用担心凉炕的问题,毕竟娘家的实力在那摆着,可是她们母女两个是有远大目标的,还等着过一把太后和姥姥的瘾呢,结果这肚子也不配合呀。如果是男人的问题也就罢了,可人家刘彻并不耽误到处沾花惹草生儿育女,这可就不妙了,估计太医、偏方什么的没少折腾,那些妇科大夫见到她们娘俩腿肚子都哆嗦,生怕哪根筋不对就给喀嚓了。


那是肿么个情况呢?

正像老衲一直强调的,玩历史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否则又正史又野史的,五花八门各种版本和说法,没等玩呢自己就先蒙圈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也不用去瞎猜夫妻生活是否“和谐”之类的隐私,道理很简单,就是不尊重科学的下场。难道政府鼓励优生优育,明确规定三代以内近亲不准通婚是逗我们玩呢吗?

拜托,那是科学!


认真捋一捋吧,上一代刘嫖是刘启亲姐姐,还同父同母的那种,那第二代陈阿娇是刘彻的啥呀?

亲表妹!!!而且绝对的三代以内!

看来没文化是真可怕呀!


第二个坎儿是千古不变的老梗——功高震主


上文中也提到了,刘彻这个皇位是顶替了他“发小”刘荣而来的,并且其中过程也算是千回百转、跌宕起伏,几个女人连拉带拽把这个毛头小伙子扶上马,又送了一程,真心挺不容易。


如果来个“获奖感言”,各位猜刘彻会怎么说——

感谢我的大姑......

感谢我的母亲......

当然,还得谢谢俺媳妇阿娇......


那谢完了呢?


如果刘彻是个胸无大志的或者觉得软饭挺香的那种,估计转过身就去喝酒蹦迪搞外遇去了,人生苦短,寡人得及时行乐啊。


可是,可但是,这位是汉武大帝!!!


阿娇也好,亲妈和亲姑也罢,结局其实早就摆在那里了,就看刘彻以什么方式兑现了,而且还得看陈阿娇皇后怎么配合......


撒泼胡闹耍脾气,动不动就回娘家告状......

忍了!很多二代都这德行,我那姑姑好像也这样,有其母必有其女。


争风吃醋,和卫子夫过不去......

唉!后宫的通病,看你没个孩子挺可怜的,睁只眼闭只眼吧。但有一样必须注意,那就是不许动我的孩子(刘据)和小舅子(卫青)。


整天把拥立之功挂在嘴边叨叨......

成功男人最忌讳这个,有点忍不了,提出严正警告,朕很生气,至于后果嘛,看在亲上加亲的份上,也不能太那啥。


请半仙跳大神,玩巫蛊之术......

靠!!!

寡人天不怕地不怕,匈奴敢得瑟都照打不误,就怕这玩意儿,你这是嫌我死得慢吗?


这次彻底玩脱了,后果相当严重,连亲大姑进宫求饶也不好使了,听说长门宫装修的也不错,到那自己凉快去吧。

至于那些个跳大神的,寡人可不欠你们人情,想凉快都没机会,三百余人一律咔嚓。


杀了三百多,挺血腥哈,这只是个前奏,就冲着这个巫蛊之祸,刘彻先生后来连亲儿子都杀,长安城更是血流遍野。

历代王朝可能最危险的行当莫过于造反,诛九族、诛十族的反正沾边就杀,刘彻又发扬光大了一把,倒霉的轮到跳大神的,正规一点称之为“术士”,诛九族算个啥,见过急眼了连自己的家族(亲儿子)都诛的吗,老子狠起来连我自己都害怕。


那些是后话,当前的陈皇后倒是不用担心丢命,除了夫妻情分还有皇族血缘关系在那摆着呢,不看僧面还得看“姑面”不是吗?

活命没问题,但是心情肯定不咋地,长门宫装修的再豪华也挡不住老娘的空虚、寂寞、冷......

想用琴棋书画抚平一下忧伤吧,我妈当年也没教我呀......


那咋整呢?听说宫廷秘书处有个叫司马相如的,文章写的不错,反正也百无聊赖,稿费不是问题,把他叫来给老娘出个书,看能不能“翻红”一把......


这里只介绍一下名字《长门赋》,司马相如众多骚体赋之一,至于内容嘛,又臭又长,老衲就不在这摘抄了,有兴趣的看官自己搜吧!



宫廷御液酒,一百八一杯,

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一杯你开胃,二杯你肾不亏......

(摘自赵丽蓉春晚经典小品——打工奇遇)

近日敬请关注拙作第12章:躺着也中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