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1日 晴空万里
五月的第二个周日,疫情之下的母亲节,天上的云朵却特别魔幻多变。刚刚解禁的昆州人很幸运,可以一家人去看望平时分开住的老妈,可以和老妈出去购物,可以携妈妈去公园野餐,但是,还不可以带老妈出去餐馆吃饭(我们这些没有老妈的,只得兀自伤感)。昆州目前仅处于解禁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餐馆和咖啡馆的正式开放,要等到下个周六,而且,同一时间内堂食仅限十人。
上周五,澳洲联邦政府宣布是时候让一百万人重返工作岗位了,随即公布解封三步走战略,但是依然呼吁澳洲民众在公众场合必须保持社交距离。三步曲走下来,访客和户外允许聚集的人数会逐渐增多,餐厅、咖啡馆、健身房、美容院、电影院、图书馆、社区中心、艺术馆等逐步开放。第三阶段计划在七月实施,届时全民复工,经济全面复苏,夜店、酒吧等场所开放,开放所有国内旅行,考虑与新西兰等国实施互通国际旅行,留学生有望在第三阶段返回澳洲。
由此,各州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三步走时间表。目前日增基本清零的西澳和南澳,已经率先进入解封第一阶段,新州和维州仍在谨慎观望中,昆州是从这个母亲节周末开始解封,周五州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三步走战略,那天正好是昆州出现第一例感染算下来第100天,零新增。母亲节这天,我们一家去国家公园徒步,在一处瞭望观景台,见到有好几家澳洲人专门开车上来,是为了带上妈妈到一个有风景的高地野餐,大家伙都很自觉,有的围一圈席地而坐,有的摆上休闲椅和小桌子放食物,就是小型的家庭聚会,细声细语地聊天,孩子在一边玩,没有以往的各种交错嘈杂。
昆州这个星期允许民众外出购买非必要物品,我家小朋友宅家近两月,我怕她抑郁,特意带她去家附近购物中心一逛。商场人数明显增多,有不少妈妈带着在家学习的孩子出来购物。理发店开业了,服装店开业了,礼品店开业了,美甲按摩店开业了……有超过一半的商店开业了,沉寂多时的商场开始躁动起来了。QBD这家书店,一个多月前在疫情最艰难时刻,依然顽强地敞开着大门。我特意带孩子去逛逛,买了几本书,支持下举步维艰的实体书店。接着去超市买菜,看到之前一直缺货的各种消毒剂洗手液,已经有补货上架了,免洗消毒液每人限购四瓶。然后又带孩子去商店买了些冬衣,尽管不确定两周后是否能如期返校,不过咱们姑且先备着吧。
今天,是昆州幼儿园和小学学前班、1年级,中学11、12年级返校复课的首日。为什么要给教育链两头的孩子先复课呢?首先,毕业班的孩子正在准备各种考试,课业繁重,尤其需要老师的面授和专业指导。另外,幼儿及低年级孩子自觉性差,又不适合长时间网课,而澳洲的小小孩大多是由家长自己带,家长要复工,学校必须对他们的孩子开放。而自觉性最高的大学生,上半年肯定是要网课到底了。所以,这是权衡多方利弊后因地制宜的做法。其实,澳洲的幼儿园和小学除假期外从未真正关闭,疫情期间一直对无法停工的一线工作者的孩子开放。女儿的一个同学,因为父母在政府和教育部门工作,所以她每天都到学校上网课。
我家隔壁越南人的孩子上一年级,前几天她就兴奋着准备开学了,妈妈说必须得送回学校了,在家待太久妈妈已经“黔驴技穷”!还是赶紧送回学校扔给专业人士吧!之前我们每天傍晚见那小女孩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门口玩,或者自己踩个滑板车在街上来回呼啸而过,大人都需要社交,小小孩更是需要同龄人的互动。今天一大早,我们在家就能听到女儿学校上下课的大喇叭声,平时走十分钟就能抵达的学校,现在显得有点遥不可及了。校长来了两次信,一再重申:为减少人流聚集,家长一律不准进校,只能在门口drop off和pick up,连车都不让下,老师会领学生进去和出来。要知道,澳洲这边都是不戴口罩毫无防护的,学校也不可能保持社交距离。虽然是慢慢复课了,不过我感觉我们的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家长牵着孩子的小手,边谈笑边一起走向教室的场景,不知还能不能再现?请原谅我的悲观。
宅家成自然的女儿,遥遥羡慕着返校的学弟学妹们,禁不住嚷嚷:“我也是6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啊,怎么就不让我们复课呢?”是的,小学2-6年级和中学7-10年级的孩子,还得继续在家远程学习两周呢!长路漫漫,估计对于部分孩子和家长来说,这已经是在挑战他们的极限了。前两天还收到女儿学校通知,原本定在七月的6年级毕业班为期一周的堪培拉之旅取消,女儿失望至极。我宽慰她,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疫情之下,你的这点小损失,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能够平平安安生存下来,已是万幸。
看看本地数据:澳洲目前确诊人数6947,死亡98,治愈6069。再看全球数据:全球确诊人数破四百万,死亡接近28万,其中美国死亡人数接近8万,英国已经成为欧洲死亡人数最多国家,超过3万,世界排名第二。而据欧美最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已经产生突变,其传染性更强。可见,我们还远远未到可以放飞自我的境界。慎独,敬畏,谦卑——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这次疫情的影响,远在病毒之外,还会有更多的次生灾害出现,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岁月静好的往昔,我们恐怕永远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