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读幼儿园中班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说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按幼儿园的规矩,早上八点一十后入园就算迟到,除非在家里吃了早餐再来。而迟到的孩子通常是要受批评的。
一天早上,班上有个小男孩来晚了。
老师问:“今天为什么来晚了?”
小男孩说:“我今天吃过饭了。”
老师看他无论是口气还是神情,都十分自然,便相信了他的话。只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小男孩妈妈来接他回家,老师这才无意中从妈妈口中得知,原来小男孩早上在撒谎,他根本就没有吃早饭。显然,他不想让老师批评他才撒了这个谎。
班主任谈起此事时,并无责备之意,倒是感叹这个孩子撒谎时那般镇定自若,应对从容,竟然没有露出一丝破绽。也就是说,在班主任看来,对于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而言,能把谎言处理得如此自然,是能力的见证。
的确,在世人看来和品德相关的谎言,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其实未必是坏事,倒恰恰是大脑发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才有的现象。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若是还从没有说过一句半句谎言,始终“诚实”如一,反而是不正常的。班主任没有从品德方面去指责孩子,而能看到谎言背后的能力,显示出一个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水准。
可是听了这件事后,我却不禁一次地想:“到底是什么在驱使一个孩子抵挡住食物的诱惑,宁愿忍讥挨饿一个上午,也不肯让老师批评他迟到呢?”
对于一个尚在幼儿园的孩子来讲,这种自控能力实在是惊人。没错,自控和机敏应对都算是能力;但我们除了看到光鲜的能力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看到更多的一些东西?迟到要受批评是一个外在的标准。小男孩为了满足一个外在的标准,努力压制自己本能的需求。这么过早地压制自己而刻意去满足一个外在的标准,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我猜想小男孩的家人----尤其是父母-----总是在不断地给孩子发出这样的信息:“你一定要成功,一定要优秀,一定要是个好孩子,一定不能落后,一定要做个人上人……”
他们刻意培养孩子的能力,大凡涉及“能力”,他们一向严厉,表现出众就表扬:“你真棒,你真能干,你是最好的。”表现得不好呢,即便不肯当面批评,但难掩失望之情。
当他们表扬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出众的时候,却极少过问:“你真的喜欢做这样做吗?你开心吗?”
他们的逻辑多半是:你优秀了,你自然就会快乐;即使你现在吃苦不够快乐,但当你收获那天到来时,你一定会快乐;所以我只要你优秀就好,不必管你是不是快乐。
这种父母经常在孩子才摇摇晃晃学走路时,就要求他自己穿鞋子。也早早地就要求孩子一个人睡。要是孩子说夜太暗了感到害怕,不想一个人睡。他们就会责怪孩子胆小,并认为以后习惯了就不会害怕了,所以更是坚持让他们自己睡。平时要是出去玩,比如爬山什么的,就是再累孩子也得自己走回来,没可能抱上哪怕一小段路。他们可不能让孩子产生任何依赖的心理。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小就学会独立,能力提升得总比一般的孩子要快。可是在看似能干的背后,他们其实一直在压抑自己,心里也其实比正常的孩子要脆弱。他们小小的年纪,就非常害怕批评,害怕父母因为自己不够优秀而不爱自己。他们太在意别人---尤其是父母的看法了。在潜意识里,他们这般努力只是为了赢得父母的爱,或者不如说是避免被父母抛弃。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安全感。也就是说,他们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这样,而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之所以要努力获得安全感,恰恰是因为父母在给孩子传递的信息中显示,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他们觉得父母始终持这种观点:只是你足够好我们才会爱你。而不是这样: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始终如一地爱你。
这样的孩子过早地就会知道圣诞老人是假的,艾莎公主是不存在的。相比同龄的孩子,他们显得老成许多,少了许多童趣。显得能干,可有时又显孤僻,钻牛角尖,甚至会莫名其妙地哭泣。慢慢地,他们打造出一个光鲜的外壳,让人羡慕,让人赞美,却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其中,从不示人。当他们长大时,可能在事业上会非常成功,但因持久的压抑以及内心始终缺少安全感,幸福指数并不高。
所以,不要看到孩子的能力提高就以为是好事。那种以获得安全感为主要目的的能力提升,家长应该去反思。只有在安全感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自然散发出来的能力才符合人类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