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接上一章)接下来的两三个月,这个企业多次对接,双方充分沟通,终于达成协议。
正午时分,天舟的柏油路上冒着热气,昏昏然然的热浪。
城市里的绿化讲究四季常绿,甚至有的领导还会要求,三级开花。钢筋混凝土的写字楼一座连着一座,交通发达,家家都有车,地铁网络完善,人们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冬天不低于18度,不能过冷。夏天空调不低于23度,人们也还要穿着衬衫防止寒气入体。写字楼里的人们步履匆匆,男人永远可以穿西装,女人可以穿裙子。仿佛时间定格在了一个季节,四季的界限变得如此模糊不清。
也只有在偶然的时间,人们无意间走上街头,通过感受温度的变化,才能知道四季更替。除却夏天的热浪,冬天的雪花,其他再无其他。
科技的发展让工作和生活便利了许多,也让节奏快了不知多少倍。人们常常感叹,工业文明,难道不是为了让工作效率更高吗?怎么会让加班越来越晚,给人的生活造成了更大的困扰,忍不住怀疑那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管委会综合报告厅里正在举行视频会,冗长乏味,1人主持、5家单位汇报、6个单位表态发言、领导讲话,主持人再总结。一个单位8分钟,领导讲半个小时,总共两个小时起步。像这类没有营养,不能解决问题的会实在太无聊了。第一排正中间坐着,穆兰也不好随意走动,望向窗外摇摆的枝叶,思绪凌乱的飘着。她只好用笔来排遣,写下了对四季的感受。会非常多,很多领导干部面对一些特别乏味的会,大家不能走动,不能看手机,还只能端端的坐着时候,都是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或者整理工作思路,或者单纯就是画画养神。
她一边写思路不断得到拓展。
自从楼房、小汽车盛行,人们出门上车,下车入楼,让羊绒大衣市场大好,羽绒服反而成了人的累赘,这让羽绒服店越来越少。产业发展何不是如此。只要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替代性的材料问世,原本的生产线就彻底颠覆了,从而需要生产新的机床……诱发一系列的市场反应。招商还需要对产业研究再深入一步。要关注区内支柱产业的发展变化,关注这些支柱产业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行业变化,帮助企业与大学建立联系,有针对性研究试验,催生新的变化,就地孵化新的项目……
最近穆兰一个人想事情时,不住的就想到了招商。还有两个月省上将要组织赴粤港澳招商,各单位都有展位,最终要参加集中签约,因此各个单位都要有所成果,她多少还是有点压力。今天招商二局的徐洋给他汇报了一个方案,让她久久不能平静。
“把这次活动委托给第三方,让第三方邀请100家企业,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每天到现场转转,看起来人头攒动。最终请几家企业与我们签个协议……”
“你是说假协议吗?”穆兰不可置信的看着徐洋。
徐洋被她的认真吓住了,很快定定神,“也不算假,但是就是能帮助我们完成任务”
“多少钱?”
“每家企业3000块,签约的一家2万块”
“这怎么报销?”
“第三方公司会列明目的”
穆兰强忍着怒火,不断的提问。
“穆书记,这事儿你不用担心,咱们一直都是这么搞得。”
穆兰心里一惊,她不可置信的看着徐洋。需要这般的对付吗?心想,这至于这么的操作吗?按照工作节奏,坚持招商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持续引进项目。她想过100种思路,唯独没想过这个。
一次活动假设每个单位都这么搞,一家单位三、四十万,那么20家单位就600-800万。触目惊心的数字花这钱来造假,哄骗领导,这帮人就是蛀虫、流氓。这个徐洋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什么样的门路,又是谁提拔的他!!!穆兰对这个徐洋失望透顶。
(明日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