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
如何避免个人偏见?你可以使用“三个立场”
第一立场:“我”。你可以问一问自己:我对局面的整体感受如何?在我看来情况如何?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我认为什么是重要的?
……
除了观察外面的世界,你也应该对自身进行观察。……
不要放弃你的观点,也不要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你对自身的局限性认识越深,你的观察水平就越高。
第二立场:“他们”。第二个任务是模仿同事的视角。你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象他们看到的局面。如果有许多人和你共同工作,你可以找一两个关键人物,试着用他们每个人的视角观察你们的项目。
“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有一些技巧非常有效(运用“角色颠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另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
你可以想象自己是另外一个人,并试着像他那样思考和说话。
……
花一点时间去理解对方的观点,最后你可能会节省许多时间。
第三立场:“看台之上”。你可能还想了解团队中普通成员的想法。除了重要关系人,你还想理解旁观者对局面的看法。为此,你可以想象自己坐在戏院包厢里观看舞台演出。或者想象自己是一只“墙上的苍蝇”。你要努力保持客观性。
……
这些方法并不能保证你观察到所有相关的信息。不过,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工作。
I-知识复述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主观偏见。
《横向领导力》作者建议我们从三个角度出发去观察局面、看待问题。
1.个人视角。
尽管单纯地从个人角度思考容易造成主观偏见,但是我们必须还要重视个人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因为世界必将通过你个人作用于你,你也必须通过个人作用于世界。
“认识到自身局限性”,同时,“不要放弃自己的观点”。
2.他人视角。
这里的“他人”,是指事件相关的重要他人,比如项目合作人员等。作者建议换位思考,“多花点时间去理解对方的观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里,史蒂芬曾经指出“移情”聆听他人的重要性,我们想要影响他人,首先要做好被影响的准备。
3.“看台之上”,即关注这件事的你和重要他人之外的所有人,比如团队普通成员。
“了解旁观者对局面的看法”,能让我们尽量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中国有句包含智慧的名言是这样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进行观察思考时,可以从个人角度、他人视角、旁观者视角三个角度综合观察,避免产生偏见,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之后的思考方向和决策方向的错误。
A1-联系经验
前单位有个女领导,主要负责部门产品质量的研究分析工作,工作上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要求都特别细致。很多同事都认为她吹毛求疵,一些人甚至误会她故意针对自己,对她安排的工作有抵触情绪,不好好配合。
毫无疑问,这些同事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思考的,所以才会误会女领导针对自己出难题。
而事实上,如果他们从他人视角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位女领导是对事不对人的。
形成对比的是,总经理对这位女下属的工作态度分外满意,因为他是从公司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看待这件事的。很显然,这位女下属的认真工作和对其他人的严格要求,都有利于公司产品质量的提升,顺便还会带动其他人的工作态度。
因此,总经理出面开会,力挺这位女领导,并给她放了更多的权力,其他人员不得不服从。
后来,随着一起合作时间的增长,大家基本都看到了这位女领导的认真是“对事不对人”,部门绩效考核成绩也随之提升了,大家都认可了她的工作方法,开始自发地积极配合她的工作。
这个例子,很明显地从个人角度、他人视角、旁观者视角,显现出不同角度出发产生的不一样的结果,只有三个角度综合考虑,才会产生一个更客观积极的结果。
A2-规划运用
我是一个偏安静内向的人,因而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难免会倾向个人角度,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我希望自己可以养成多从他人角度和旁观者角度去观察思考的习惯。
愿景:好好说话,让沟通更舒服高效。
具体行动:
1.跟重要他人比如母亲大人聊天的时候,多移情倾听,让她多讲,避免预设“她想控制我”的心理。
2.跟他人聊事情的时候,自己先有个大概观点,保留观点;倾听他人的时候,换位思考,争取移情倾听。
3.沟通时保持觉知,或者沟通后尝试从旁观者角度复盘一下刚刚的对话,重点观察:自己是否情绪化了?我和对方的观点有哪些意见相合之处,哪些分歧的地方?下次能不能换一种更好的方式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