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入简书,是在大学里偶然的一个机会,那时候在学校读书会社团,喜欢那种与大家一起探讨书籍,组织策划读书活动和演讲活动,觉得有趣且有意义。
那时候,所有与读书写作有关的活动我都要参与,输入又输出中找到自己的热爱。
十分稚嫩的我,写了十篇公开文章,1万字,积累了34个赞,收获了十七个粉丝,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左玲~。 我们从刚开始互相鼓励写文章,互相提建议,到后来建立信任加了微信,聊爱情聊理想,聊学业到同学情,我感谢简书这样一个平台,给我的大学生活带来向日葵的光芒。
后来,我忙着考研,忙着规划未来,忙着期待爱情,忙着毕业,忙着迷茫。。。
现在,离20岁的四年,从大二到研二,从中部平原到东部沿海,从单身到脱单,从稚嫩到微微熟,经历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经历很平淡,成长微不足道,但是于我自己,跨越了一个阶段,经过了十六个春夏秋冬变换,岁月在我身上留下了痕迹,不论是跳跃的细纹还是可爱的脂肪,还有充满好奇的脑袋。
但是,我没有换专业,还是深奥奇妙的物理学,我没心没肺的性格也没有变,还有,我想心中那颗对写作的心,也一直还在。
现在,不是说我有了时间去写作,也不是说我有了更好的素材,更不是说为了某个目的去做,就是在某个深夜,思考自己这二十几年,见过的人,读过的书,眼前一扫而过,觉得我的心还在那里,我喜欢这件事情,我该去做。
人的一生啊,一天又一天,一秒又一秒。我们读余华先生的《活着》“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福贵年迈,只剩下一头老牛和田地,老婆,孩子,孙子都殒命,只有他活着。只因时间在流逝,只因细胞还在分裂,只因呼吸还在吗?还记得小学课本某一篇诗选,“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我这个年纪,对于生,很近了其实,对于死,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之前很喜欢的一个作者,孙晴悦,很喜欢她说的: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
这是一个属于每个人的时代,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坚持下去,我相信,人生会有不一样。
最后,我想说: “嗨,我的十七个粉丝,谢谢你还在,好久不见,我来了,今后我与你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