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抖音、微博、公众号等,我们也越来越依赖这种碎片化填鸭式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然后变得不去思考,不懂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作者认为媒介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我们所注意。所以在作者眼中,印刷时代的美国称之为 “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电报以及电视的发明和发展,一个新的时代——娱乐业的时代——慢慢占据主导。形象慢慢的替代了语言。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里根总统时代。里根是演员出身,经常说一些自相矛盾的观点,不符合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以作者认为里根能当选总统跟娱乐业时代的到来有很大的关系,作者甚至打趣道,如果第二十七任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1908年当选)生活在娱乐业时代,那么他的300多斤的体重一定不会让他当选总统,哪怕他再才华横溢。其次,电视无法展现出思考的过程,思考往往是一个无声的、反复斟酌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还很枯燥。而这种枯燥只会使得人们拿起手中的遥控器换台,所以电视节目制作人为了吸引观众,提供市场占有率,会尽可能的让节目有戏剧冲突,能取悦观众,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连广告也是精心制作来取悦观众的。再次,电视每个节目都有时间限制,没有充足的时间呈现详细的信息。并且,新旧信息交替很快,时刻有新的信息出现。所以,在娱乐时代,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以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
现在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已是爆炸性增长。每个信息、每个自媒体、应用软件都想抓住我们的眼球。而微博、短视频的出现,使得每一个愉悦刺激在随手可得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短暂,只有短短的几十秒。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思考的一个原因。
面对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作者坦言他也没有好的应对措施,这是遗憾也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