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即将毕业的朋友聊天,他问我“马上毕业了,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办?”
还有一些类似问题:“好讨厌自己现在的工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办?”
让我想起了那段时间我因为写文章的焦虑。看到别人通过写文章拿到了稿费,很是羡慕,也想通过这个方式来获得稿费,却一直都没有成功。
我发现,如果我带着:这篇文章我一定能上推荐;这篇文章我一定能拿到稿费;等等一些“目的”去写作,那一定也会失望。
然后我就会因此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写的不好?是不是我不被人欣赏?我真的很差劲吗?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断让我没有信心去创作文章,尽管写出来了,也还是不会满意。
但是后来,我去回忆我当初决定写文章那一天的心情。这是我喜欢的一件事,我从来都没有让它成为某些获取利益的途径,我只是喜欢,只是热爱,那为何究竟后来会变成只看结果的一件事呢?记得那时候,只要写出来了就特别开心,就连觉都睡的很安稳。
什么是“喜欢”呢?
是你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你能够享受它的每一个环节,享受每一次的动脑和动手。这些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但是在你这里是一种挑战 ,一种成就,一种快乐。
以前我是一个找不到自己喜欢什么的人,后来我看了一本书,它说:你要出去和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物等等一切发生碰撞,只有撞上了,你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看到这本书的后来一段日子,我发现了自己喜欢写文章这个爱好,但是起初,他只是日记的形式。
接着,这个事情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不是发生了才值得记录,要去发现那些值得记录的,哪怕它们很无聊,但是一直坚持下去,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这个阶段,你我都是试错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难题,各种乐趣,各种以后能成为你老了以后喝着茶闲谈的经历,不去与外界发生碰撞,怎么把自己变得无坚不摧。
我很是羡慕那种说:我什么都做过,摆地摊,买宵夜,送外卖,发传单。听到他自嘲的摇摇头说出这种经历时,我发现他并没有很艰难,他经历过,也了解,或许在他成功的那一天,这些经历都是一些铺垫,他在努力给自己的未来创造一条自己的路。我当然不是说一直垂直与一个领域不好,但是更加想听那些起起落落的人生。
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它们可能是爱好,也有可能是生活,有些非做不可,有些做着是享受,哪怕最喜欢的事情每天就只有二十分钟,我也会无比享受。
多和外界碰撞,参与感很重要。